本报讯(记者甘晓)当地时间7月12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上,被誉为“人造生命之父”的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发表题为《2012:生命是什么?》的演讲。今年恰逢“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诞辰100周年,文特尔提出:“生命是一台图灵机。”
克雷格·文特尔是一位试图回答生命本质的生物学家。他发现,DNA碱基配对和图灵机二进制的工作原理非常类似。“如果人体是一台机器,DNA便是软件。”他说,“‘软件’写好后,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便按照预定程序进行。”
2010年,文特尔对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进行基因组解码和复制,并产生人造合成基因组。然后,他将这一基因组移植到另一种山羊支原体细菌中,全新的生命诞生了。
“一旦修改人体的‘软件’,便能够创造新物种。”面对科学伦理上的质疑,文特尔强调,尽管技术手段已经有所突破,但在修改“软件”前,必须进行充分考虑。
1943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也在都柏林发表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演讲,并整理为著作。对此,文特尔表示,他曾反复研读过五遍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此次演讲也有向薛定谔致敬的意味。
“他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比如在DNA发现前便假设生命由某种‘密码’组成,染色体则是这个密码本。”文特尔说。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文特尔盛赞了以华大基因为主的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中的杰出表现。不过,他认为:“为促进
研究,中国仍须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此外,文特尔还指出,21世纪的
研究仍然应当以分子甚至更小层面的DNA研究为主。除此之外,曾被认为是人体基因组“暗物质”的非编码RNA也应受到关注。“在后基因组时代,这些遗传物质不能忽视。”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7-16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