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作是获得科学结果的手段”
■文特尔是新时代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开拓者
■在富翁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不妨在鼓励企业或者有钱人向科技投资方面作一些有益尝试
□李大光
奇特的科学家,惊人的成果
近些年来,最惊人的科学事件大概就是克里格·文特尔博士所率领的团队所谓“人造生命”的奇迹了。他们在2010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的染色体植入了细菌细胞,得到表达人工染色体的新支原体。关于研究过程,在各个语种的网站上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大概程序是:第一步,他们首先制造了4个DNA碱基,并合成数百万DNA片段;第二步,将这些片段组装成DNA链,并形成完整的基因组;第三步,将合成的基因组注入剔除了遗传物质的细胞中,激活细胞,宣告了人造生命的诞生。《纽约时报》说,这一成果标志着人造生物学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支持者认为,这项生物技术有着巨大潜能,比如创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微生物,用作替代石油和煤炭的绿色燃料,或用来帮助清除危险化学物质或辐射,或合成能帮助消除过多二氧化碳的细菌,从而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等等。文特尔说:“藻类是用太阳光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燃料的终极生物系统。”
藻类生物燃料有时被环境学家称为“燃料藻”(oilgae),是一种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巨大希望的技术。这种燃料是从与汽油、柴油和飞机燃料等石油产品具有同样分子结构的藻类中提取出来的。
文特尔的发现引起了质疑和争论,甚至怀疑。但是他认为,他的发现是可靠的,他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投入使用。那时,人类将使用由他的技术生产的生物能源,所有的能源问题将彻底解决,地球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将不复存在。人类将开始新的,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
与他的生物能源技术相比,可能他的“人造生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冲击更为震撼。在2007年5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文特尔成为封面人物,其形象俨然一个生命创造者。他的发现不仅仅引起学术界的争论,更大争议来自伦理界和宗教界。他宣布“人造生命”问世没几天,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即要求文特尔出席特别听证会。科学家为研究成果上国会接受质询在美国罕见。不仅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人造生命”消息一出,即要求美国生物伦理委员会“督察此事”。奥巴马显得很讲究“进退有据”,他的指示是:“评估此研究将给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利益和风险,并向联邦政府提出行动建议。”
文特尔被称为“科学坏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胆子大,不按规矩,他的越战生涯和社区大学的学历以及与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对抗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在1998年,从风险投资公司拿了3亿多美元组建了塞莱拉公司。文特尔宣称:塞莱拉将在3年内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文特尔毫不掩饰他的目的:抢先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将人类基因组图谱申请专利。抢先专利首先是技术抢先,才能获得专利。他的抢先技术是把一个细胞的所有基因粉碎成无数DNA小片段,供测序机“破译”。计算机处理由此生产的琐碎数据,并把密码拼接成基因组序列。这种方法和当时各国所用的“快速标签测序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把巨量工作交给计算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测序速度。
文特尔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抢先举动无疑就是一个字:钱。他乐观地说,他的技术价值万亿美元。一旦成功,他将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帝国。
科学商人
据《纽约时报》报道,克里格·文特尔称自己“成功地发现获得研究经费的独特方法”。他获得经费的尝试是成立“合成基因组”(Synthetic Genomics)公司以获得研究合成生物的经费。文特尔的研究方向引起了美国总统和教皇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投资。投资公司包括微软、埃克森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马来西亚一家从事砾岩开发的公司以及墨西哥几家工业公司。在盖茨投资之前,“拱创业伙伴”(Arch Venture Partners)、维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以及温洛克公司(Venrock companies)也投入了大笔资金。
藻会被通过太阳光转化为无碳能源平台,这是一个具有无限经济价值的技术。去年,每英亩藻每年可以转化2000加仑燃料,而棕榈树仅能产生650加仑,甘蔗仅仅能产生450加仑燃料,而玉米每年每英亩仅仅能生产出250加仑燃料。这对任何能源企业都是巨大的商机。
就是这种技术未来的感召力吸引了大量的工业界人士。他们被小投入大收益的巨大希望所吸引。与此同时,尽管这项技术前景广阔,但以从事这项技术开发名义注册,同时许诺在3年之内就可以见效的公司数量很少。
为吸引投资创建他的基因组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他成立了三个基金会:基因组促进基金会(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Genomics,即TCAG)、生物替代能源基金会(the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Energy Alternatives,即IBEA)以及克里格文特尔基金会(the J. Craig Venter Science Foundation)。
世界影响最大的杂志《时代周刊》认为:文特尔被“科学成果、成果发表以及学术地位承认,以及诺贝尔奖的诱惑”所驱使,“商业运作是获得科学结果的手段”。
尽管很多人对他这种通过商业运作创建自己研究机构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可行。多数人希望将他们的慈善捐赠与商业投资分离开来,但无论怎样投资,将钱投给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人类活动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有人认为,很少有人像文特尔一样,对未来的技术具有远见卓识的洞察力和预见,他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己的激情感动企业与他分享未来的利益前景和人类的幸福前景。因此,尽管他的研究与其他许多科学研究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他还是成功了。
2005年到2010年,由于奥巴马对合成生物技术感兴趣,美国政府在这项技术上的投资达到4.3亿美元,远远超过欧洲各国政府在这个技术上投资的总和(仅为1.6亿美元)。而在2005年之前,这项技术没有获得政府任何资助。
文特尔的成功不仅仅是他在商业运作上能够争取到公司对他的激情的认可和潜在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政府态度的转变也给他的研究带来了重要机会。但是,政府态度的转变与他宣布自己研制出合成细胞有直接关系。尽管如此,奥巴马还是要求他的生物伦理委员会对《科学》杂志上关于合成基因组的研究进行长达6个月的考察。他还要求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率领的审查委员会对“联邦政府应该在保证这个正在发展的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应该就确定适宜的伦理边界和将确定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提出建议。
去年中科院研究生院邀请康奈尔大学科学史和科学传播教授布鲁斯·莱温斯坦讲课的时候,正是文特尔的“人造生命”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吃饭时,我与他谈起此事,他认为,文特尔是一个“好科学家,但不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He is a good scientist,but not a great scientist. ”)。意思大概是说,他并不是自己亲自完成的这项发明,而是他成功地进行了商业运作,由开始的一无所有,仅仅有思想,通过一系列的运作,获得了成功。他不仅得到商业界的支持,而且转变了美国政府的态度,获得了联邦政府的资助。他现在已经拥有了颇具规模的研究所,有了400多人的研究队伍。文特尔是新时代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开拓者。
多元的科学投资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斯蒂文·奎克(Steven Quake)是生物工程师,他在2010年6月份,仅仅用了10万美元就将个人基因图谱进行了解读。这是他在继文特尔用100万美金将DNA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的个人基因图谱解读后,费用最低的个人基因图谱解读。但是,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价格还是有点贵。奎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个人基因图谱解读器”,价格仅为48000美元。这个体积近似一个大冰箱的机器,可以在4个星期之内对一个人的基因进行解读。该机器的整个研制过程都是奎克自己掏钱进行的。他的成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效果。这意味着,只要有了这台机器,一个家族的基因可以得到解读,从而得知家族遗传病史和基因缺陷,从而通过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为了更能够使个人基因图谱解读普及化,使所有的普通人都能够得到自己的基因图谱,美国X Prize基金会宣布,将拿出1000万美元寻求技术突破,在2019年前将个人基因图谱解读成本下降到1000美金。这个计划正在进行中。无数的母亲和父亲为这项技术将带来的幸福所感动。
那么,X Prize Foundation是个什么组织呢?它既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研究所,而是纯粹的NGO(非政府组织)。这个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主要目的是鼓励为了人类的福祉而进行基础创新研究工作。这个基金会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工作是创办和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大型国际奖励竞赛,以促进对研究和发展领域的投资。激励投资的主要领域有:教育和全球发展;能源与环境;
;太空和海洋探索。
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引起几乎所有政府的重视。政府正在逐步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投资方。但是,在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多元的投资模式。除政府投资以外,私人、慈善机构、企业等投资仍然占有巨大的比例。这些投资渠道弥补了政府投资必然会带来的忽略多元需要的倾向,在弥补科研缺口和在激励最初不受重视,没有预见前景的领域,以及在遭遇伦理、政治或者某个领导人的偏见的时候,起到重要作用。
波士顿咨询顾问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的调查显示,虽然增长步伐放缓,去年全球百万富翁家庭数增加了12.2%,达到1250万。美国的百万富翁家庭最多,有520万;其次是日本,拥有150万;中国有110万;英国有57万。在富翁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不妨在鼓励企业或者有钱人向科技投资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科学时报》 (2011-06-23 A2 观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