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28 8:57:39
选择字号:
深度报道:中医药戒毒期待发力

戒毒者在厦门多靶点戒毒心理康复村进行中草药抗瘾戒毒药浴。新华社记者张生贵摄
 
刚刚过去的“6·26”国际禁毒日揭示的数据表明,我国仍面临严峻的禁毒及戒毒形势。据悉,2011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超过179万,实际吸毒人数比这个数字至少高出4倍。对于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方法,但目前尚未找到彻底戒除毒瘾的良策。如何帮助吸毒者永不复吸?中药戒毒的推广前景如何?围绕这些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多名专家,试图从中找出答案。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广东省是我国毒品重灾区之一,吸毒人员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30万。2011年上海市登记在册吸毒者为3.3万人,今年记录在案的人数已超过6万,尚不包括隐姓埋名的成瘾者。其中,青少年占整体吸毒人群的比例超过87%,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化学合成毒品是消费新宠。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戒毒形势依然严峻。
 
吸毒不仅会引起一系列脑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还会对毒品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很多吸毒人员因为缺钱共用静脉注射针具,导致交叉感染,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源头。还在10年以前,吸毒所引发的感染案例曾达到艾滋病感染总量的60%以上。
 
“现在还没有哪种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戒除毒瘾。吸毒者戒毒以后,复吸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教授时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所谓‘体瘾’,是指身体依赖或躯体依赖;所谓‘心瘾’是指精神依赖。戒除身体依赖,称‘脱毒’,相对较容易。但是戒除精神依赖,包括防止复吸和恢复身心康复,最后能回归社会,这个过程困难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我们应该把治疗目标锁定在永不复吸,而非仅仅满足于使患者暂时脱毒,这样会导致患者陷入吸毒与戒毒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的困境之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韩济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凤凰难“涅槃”
 
从6月25日下午7时到26日下午7时,仅仅一天的时间内,优酷网上一组名为《凤凰路》的纪录片即引来526万余次的点击量,创下我国网络纪录片点击量之最。
 
纪录片历时6年完成,镜头始终锁定“凤凰路”上的9名吸毒女子,她们踏足毒品深渊后无法自拔,开始偷东西、骗钱、卖淫……
 
因为母亲吸毒,4个婴儿在命运的阴霾中呱呱坠地,小小的身躯因毒瘾发作浑身抽搐……
 
片中的小红把女儿送给同为吸毒卖淫女的周洁收养;小燕子以区区几千元钱卖掉亲生骨肉,使孩子随着乞讨者流落街头。仅有陆兰走出毒品的阴霾,相继养大了两个女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然而,真正像陆兰一样,从毒品的泥沼中浴火重生的吸毒者少之又少。2001年,浙江省温州市孙步青等人通过对615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调查发现,3~6个月强制隔离戒毒以后,复吸率为97.71%;同样隔离1~2年以后的劳教戒毒者复吸率为98.15%。
 
近期,记者在采访多位科学界与业界的知名专家后发现,在药物戒毒、开颅戒毒、脑部皮下电击戒毒以及针灸戒毒等各种疗法中,药物戒毒仍然是当前戒毒的主流疗法,且西药的使用规模远大于中药。
 
尽管如此,国内外尚无哪一种药物或疗法能使吸毒者彻底终止毒瘾。
 
西药戒毒隐患多
 
为了防止艾滋病传播,近年来,我国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方案。维持治疗费用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个人每天需承担10元钱,在一些偏远地方甚至只用3~5元钱,国家投入较多。
 
“近几年,美沙酮维持治疗与针具交换、安全套等措施多管齐下,已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群的比例下降到40%左右。这对降低社会危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时杰说。
 
但她同时指出,美沙酮维持治疗只是防复吸治疗的方法之一。丁丙诺啡是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其成瘾性低,安全性也较好。然而,近期很多吸毒者却将它碾碎后注射,成为变相的毒品。国家因此将其从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上升到一类,加强监管。
 
为了解决丁丙诺啡滥用的问题,国外已研制出赛宝松,即丁丙诺啡-纳洛酮复方制剂。其中,丁丙诺啡和纳洛酮按4:1的比例配比。
 
若正常口服使用,赛宝松可以发挥丁丙诺啡的功效,但如果改变用途用水溶解后注射,就会发挥纳洛酮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催促作用,出现催促戒断症状,使病人不敢再乱用药。
 
“这个药物安全性比较好、使用方便,可以一次服药维持两到三天的药效,可以解决一些需要出差的病人的后顾之忧。”时杰说。
 
“传统来看,西方国家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有美沙酮、丁丙诺啡与丁丙诺啡的复方制剂赛宝松‘三驾马车’。”她比喻说,但国内却缺少了“两驾”,目前仅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
 
时杰认为,每个戒毒的病人都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需求,美沙酮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病人,因此应提供多种方法,因地制宜。
 
然而无论是“三驾马车”中的哪一驾,阿片类西药戒毒药均存在“以毒代毒”的隐患,使病人离开毒品后,却对戒毒药产生依赖。停药后,患者同样会发生戒断性症状。
 
中药戒毒难成主流
 
“西药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中药正好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时杰说。据她介绍,当前我国已有10种戒毒中药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济泰片就是其中一种。
 
济泰片原为清代戒鸦片的中药古方。2003年,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研究药方中各种药的药理,尝试研发新型济泰片。2005年,新型济泰片正式批复上市。
 
“与西药‘以毒代毒’的副作用不同,中医崇尚标本兼治,不会像西药一样,在戒毒结束的时候,出现撤药难的问题。”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沈平孃说。
 
她指出,济泰片具有中药复方药剂“多靶点”综合功效,在控制戒断症状的同时,还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提高整个机体功能。同时,患者可以拿回家自己服用,而不像美沙酮一样要每天定点报到,在监督下服用。因此病人的依从性较好,不会像美沙酮一样有非常高的脱失率。
 
此外,济泰片等维持性中药的基本费用与美沙酮基本相同,一盒济泰片的价格为100多元,比纳曲酮、丁丙诺啡要便宜很多。
 
“在急性脱毒期,济泰片需要较大剂量,并且要搭配其他少量西药来解除相关症状。而在稽延性康复期至少需要维持半年的治疗,这一阶段用药量可以逐步递减。”沈平孃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尽管中药戒毒药存在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优势,但时杰认为,成瘾治疗需要采取多维治疗模式,还包括社会帮教、家庭关爱、社区维持治疗等,药物治疗本身只是其中一种模式,并非主流模式。
 
同时,由于中药药理和疗效机理研究起步较晚等因素的限制,总体来说社会对中药戒毒的认知度还是比不上西药,这也使得中药戒毒很难成为戒毒药的主流。
 
“使用毒品后会把患者体内的阿片受体提高数倍,如果突然戒断,就会有一系列很强的急性脱毒症状,使用中药也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时杰说。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药就一无是处。时杰认为,中药的定位应该是中轻度的成瘾者,如果吸毒时间不是很长、戒断症状也不是特别紧急,长期使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应该建立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概念,提高疗效。如果中药和美沙酮一起进行戒断治疗,不仅可以减少美沙酮的用量,还可以在戒断药物治疗以后,使患者不易出现阶段性症状。
 
“对于中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该把它吹得过高,但是也不能怀疑它的疗效,重度病症还是主张联合使用。”她说。
 
沈平孃也表示,西药戒毒适宜短跑,主要用于急性脱毒阶段;而中药戒毒适宜长跑,可以用于稽延性康复期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阶段。
 
推广中药戒毒障碍多
 
对于当前中药戒毒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沈平孃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没有将中药治疗纳入医保。
 
沈平孃向记者介绍了上海在这方面推行的一些经验。她说,美沙酮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指定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有适当的国家补贴,但是对于本土研发的中药在政策支持上却很少。2011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将济泰片纳入医保,患者自己不用付钱,由市政医保支付。
 
由于济泰片是国家批准的处方药物,应该到医院进行实名制配药,但为了方便患者拿药,上海在市区县的50多个三级心理门诊和戒毒门诊设立零售药房,病人可以自行配药,家属签名配药也可以,解除了病人担心身份被暴露的后顾之忧。
 
“就像艾滋病一样,刚开始也不给免费药品,但是后来还是免费提供。戒毒药也属于同样类型,与其让其贻害社会,不如在国家层面上给予政策支持。”沈平孃说。
 
时杰也指出,西药大多数都是“单靶点”作用,其药效和作用机制很明确,而中药戒毒药大多属于复方制剂,具有“多靶点”的特点,但难于说明其作用机制和途径,因此很难符合国外药品新药审评的要求。
 
“这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主要屏障。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走向国际的突破性不大。”时杰说。
 
对此,沈平孃表示自己非常看好中药戒毒的前景。为了解决药效“多靶点”的问题,目前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为济泰片的15味药物制作指纹图谱,希能把中药的神秘“说个明白”,从而获得国际认可。
 
“在戒毒领域,世界上各种西药登台已久,但仍不能解决‘心瘾’难戒的问题。现在,随着国家攻关课题的推进,应该是中医和中药发力的时候了。”沈平孃说。
 
秦伯益认为,中西药孰是孰非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如用阿片类替代疗法脱毒,都存在“以毒代毒”的隐患,治疗都难彻底。
 
“一些中药,还有针灸等中医疗法,确实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戒毒手段。但目前还没有太大的突破,大都是作为辅助疗法在应用。中药戒毒药的需求和前景取决于今后能否研究出疗效确实突出的药物。”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6-28 A3 深度)
 
相关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