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的画面。新华社供图
▲神舟九号/天宫一号自动对接成功。
本报北京6月18日讯(记者潘希)北京时间6月18日14时14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17时06分,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舱门,随后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这是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在完成各项准备后,景海鹏于16时05分顺利开启飞船轨道舱舱门,进入对接通道。在刘旺协助下,景海鹏成功打开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刘旺、刘洋随后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
据悉,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由天宫一号负责组合体控制与管理,3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并在天宫一号工作和休息,在飞船轨道舱就餐。
18日11时47分,神舟九号转入自主控制状态。经寻的段自主脉冲控制,于12时41分抵达距天宫一号正后方约5000米停泊点。然后,飞船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逐渐向天宫一号靠近。
大厅内,100多名科技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北京飞控中心总师童斌告诉记者:“与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相比,控制过程大致相同,但有了航天员的参与,对控制的精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制定了完备的飞控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了各类情况下都有对策、有手段。”
大屏幕上,神舟九号向天宫一号缓缓靠近。14时01分,神舟九号飞抵距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随后,神舟九号以每秒约0.2米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
14时07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轻轻接触,经过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值守。记者在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3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和对接过程,认真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这是自动对接的一项重要备份手段。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由航天员实施手动对接或撤离。此外,这次对接在阳照区进行,对测量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对地面控制的及时性和应急能力也是一种严峻考验。”童斌介绍。
记者看到,右侧大屏幕显示着从天宫一号摄像头传回的画面。由于在阳照区进行,整个过程实时捕捉,十分清晰。
据介绍,此次交会对接在阳照区进行,可以考核检验交会测量设备特别是光学测量设备在光照条件下的功能性能。
此外,神舟九号飞船原本实施5次变轨,只进行了4次就成功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北京飞控中心研究员唐歌实介绍,该过程在简化飞行控制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航天员和飞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据了解,飞行期间,航天员乘员组与地面控制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多次向地面通报了飞船工作状况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进入了轨道舱开展了部分空间科学实验。
几天后,神舟九号将与天宫一号分离,并再次进行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
“手动交会对接对航天员的空间位置判断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多信息并行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对航天员的操作精细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个考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庞之浩说,神舟九号在技术制造上与“神八”并无差别,发展手动交会对接技术,在于提高成功率,实际上是为飞船交会对接增加了一个“安全阀”,出现故障时航天员可以随机应变,并能节约时间和燃料。
“从未来趋势看,手动和自动交会对接技术都需要掌握,以提高空间交会对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庞之浩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6-19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