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tsb.cnhubei.com
我国男护士为2.1万人,还不足注册护士总数的1%。图片来源:www.ccun.cn
5月12日是被誉为“提灯女神”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生日,也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
在这个女性占据绝对优势的行业中,凤毛麟角的男护士们正面临着种种困惑……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又一次来北京,巴桑邓珠的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受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的邀请,他特意来参加首届两岸四地男护士发展论坛,第一次在同一场合见到多达300名的真正同行——男护士,让他有些意外,也充满惊喜。
作为中国唯一获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巴桑邓珠曾经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如今60岁的他,已经退休在家,除了哄哄外孙,并没有太多的社会事务。但只要有关于护士发展、培训的相关论坛邀请他,他几乎都不会推辞。
“第一次全国性的论坛专门讨论男护士的发展,我怎么能错过。”满头白发的巴桑邓珠一进入会场,就像明星一样受到追捧,男护士们纷纷与他合影留念。因为在这些男护士们看来,巴桑邓珠就是他们心中的“提灯之神”。
不过,在这个以女性占据绝对优势的护理行业中,凤毛麟角的男护士们看似受宠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
据卫生部注册护士信息数据库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5月,我国的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万人,还不足注册护士总数的1%。
“护理作为一种职业,本来没有性别之分。只是我们人为地将其定位在女性群体上,认为女性的温柔体贴、细心周到更加适合这个职业。而实际上,护理工作集智力、技能、体力于一体,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素养作支撑。”卫生部医院管理所护理中心主任么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把护士工作看作只给医生“打下手”、“伺候人”的,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
现在,护士进行护理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仅限于打针、发药,护士的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以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为内容的全面照顾。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某些科室,男护士会比女护士更‘吃香’。”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会长李淑迦认为,男性加入护理工作的行列,可以在文化氛围、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与女性形成互补。
在世俗偏见中坚守
“怎么是个男的啊?难道没有女护士吗?”
“你,是护士?哦,男护士啊!不错。”
……
种种惊讶甚至匪夷所思,不仅仅来自患者,就连一些医生都觉得男护士是“新鲜事物”。大多数从医学院校毕业,刚刚走进临床的男护士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李长安现在是山东省立医院的一名护士,阳光帅气略带稚嫩。与许多男护士一样,他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并非护理专业,而是无奈地被调剂到护理专业。“当时,班里60多人,只有我们3个男生,真有一种‘大熊猫’的感觉。”
4年的大学生活,李长安在“受宠”的环境之中偶尔还会吃点“小锅小灶”,“系主任、辅导员会把我们几个年级的男生集中起来,单独给我们讲一些男护士成长之路的讲座或报告会”。
那时候的李长安,的确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但美好的“梦”仅停留在大学的“象牙塔”。就在实习的第一天,他的“梦”便被打得粉碎。“我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甚至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第一次跟随带教老师去病房,李长安心理防线便被患者的一句“你也是护士啊?!”的问话彻底摧毁,转身走出病房,不敢直视任何一个人。“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悔恨与自卑交织——悔恨于自己当初的选择,自卑于自己的卑微。那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逃离。”
幸好,这位患者观察到了李长安的不悦,急忙追了出去。“你别介意,我儿子也是学护理的。”听到患者这样的话,李长安的难受程度稍缓,但是他依然明白:这种尴尬与不解终究会存在,不是想改变就可以改变的。
“就好比你拨打10086,发现电话那头是男的声音,你第一个念头就想换人一样。”李长安说。
之后的实习工作,李长安遇到了各种“想都没想到”的事情,患者的抱怨、讥讽,社会投递过来的异样眼光,就连找女朋友都不得不“隐瞒”自己的职业。“生怕一说是护士,人家就不愿意见面了。”
李长安想过放弃,但在实习第六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当时,他正在内科监护室做实习护士,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战功显赫的老红军。
也许是天生对英雄的仰慕,李长安对这位患者格外投入,不仅在饮食起居对他全方位护理,还会在忙碌之余给患者做按摩,聊战争年代的事情。“人都是有感情的,老爷爷对我产生了依赖,专门点名要我陪着他。”说这些话时,泪水在李长安的眼睛里打转转。
“最终,爷爷还是走了,听抢救医生说,在临终时,他还在找‘那个小伙子’。”边说话,李长安边用手擦拭流下来的泪水。
这件事对李长安的触动可谓“发自心底”。“之前所有的困惑与纠结都在这一刻消散,如果没有这位老爷爷,也许我依然会成为一名优秀护士,但没有灵魂,也许我也可能从事另外一份全新的工作。但现在我已经完全接受了男护士的身份。”李长安觉得,虽不至于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么崇高的字眼来形容护士,但至少看到一个个患者微笑着康复出院,还是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护士的价值。
或许,对于像李长安这样刚刚毕业的男护士,甚至是工作几年的男护士们,尽早地树立并坚固他们对护理的信念,才是当务之急。
不仅仅是壮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患者不太愿意接受男护士的原因是担心男护士粗手粗脚、粗心大意、“不太会照顾人”。 “面对只有一次的生命,我们再粗手粗脚也会变得轻手轻脚,再粗心大意也会变得周到小心。不仅仅我们和女护士有共同的誓言,更因为那也是我们肩上的一种责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护士长邓俊觉得,绝大部分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护士都比较细心。
当然,医院的不同科室对男护士的“渴望度”也不尽相同。
李淑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相比其他科室,医院的手术室、急诊室、ICU、泌尿外科、骨科以及精神病科室对男护士的需求比较强。“因为男护士有着独特的优势。男护士大多体格强壮、精力充沛。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职业,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手术室护理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更能吃苦、更有耐力。”
工作在山东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手术室的男护士李秀峰对此深有体会:“有时候,往往一站就得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医生有不同的分工,而我们护士则需要一直坚持到最后,直至把患者送到病房。一些体力较差的女护士,偶尔会疲惫甚至晕倒。”
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李淑迦认为,男护士往往更能表现出遇事不慌、临危不惧的特质。“具有较强的理性判断能力,能够冷静处理纠纷,避免矛盾激化。”
“特别是在精神科病房,表现更为明显。”工作在北京安定医院的护士张松说,在他们那里工作的护士几乎全部受到过病人的“袭击”。“我们护士每天都要面对思维不受自主支配或者不完全受自主意识支配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行为动作变化无常,危险度可想而知。”
上周,张松正在值夜班,护士站里除了他,还有两名年轻的小护士,他们像往常一样交流白天的工作,突然护士站的门被刚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重重踹开。张松迅速冲到前面,抱住了患者的双臂,然后与其他护士一起用保护带将患者保护起来。
这种突发情况,在精神病科室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张松已经习惯于把精神病房的患者看成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在这里工作的护士,需要机敏与勇气,需要有强大的震慑力,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能忍则忍”。
此外,男护士同样具有性别优势,并且还没有“生理假期”的困扰。比如在泌尿外科,对男患者的隐私部位的护理、术前导尿等,男护士更具优势。
“可以说,男护士的出现,使尊重人权的思想在护理领域得到了更好的阐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现代护理理念以及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从对患者生理的关注逐渐深入到对患者心理的关注。”李淑迦表示,越来越多的男护士正在加入护理行列,使得护士队伍结构更科学、合理。
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在人的一生中,有谁不需要护士的悉心关心和照顾呢?
“也许在妙手回春的牌匾上,都看不到我们的名字,也许患者根本不会记得在手术室中忙碌工作的‘蒙面’护士,但是为了他们的生命,我们同医生一起洒下了汗水。”邓俊不喜欢别人把护士看成医生的配角,比作“壮丁”,他觉得护士就像“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不求索取只求默默奉献。
迷茫与流失
不可否认,男护士的优势的确得到了医院管理者、护理部主任特别是男医生的“宠爱”,同时高达90%以上的就业率也让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不断向男性敞开大门。
但与此同时,男护士的高流失率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2006年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在关于“男护士将如何面对未来”的调查问卷中,选择考研的占40.6%,要转行的占56.1%,只有3人选择继续在岗。
究其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护士直言不讳:“再高尚的人、再无私的人,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生活都恐怕难以继续,还怎么谈理想和信念?!”
的确,受国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很多人认为,谈婚论嫁时男孩子需要买房,养家糊口。而护理工作收入低、自由支配时间少的现状,再加上社会舆论、不被人尊重等因素,让男护士在感情、生活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但这些在李秀峰看来,还不是男护士选择转行的主要因素。他认为,未来职业的发展不明确,缺乏榜样的力量才是导致男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拿我来说吧,再过几年,我就40岁了,应该去做什么呢?”
当年与李秀峰一起毕业的8个护士兄弟,只剩下他自己坚守在护理一线,有的转到管理岗位,有的投奔到医疗器械行业,有的干脆彻底转行。
面对这种情况,曾获得南丁格尔奖的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东认为,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须结合医院各科室的情况,以及护士本身的需求,制定一套有利于护士职业发展的政策。
“到底是走专业技术方向,还是走行政管理方向,护理部主任应该把护士的个人成长融入到科室、医院的发展中。”陈东说。
但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男护士都免不了走专科、管理之路。“其实,不论你干什么,只要能在护理领域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就好。”北京安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程艮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发展平台。研究生毕业后,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医院护理工作的培训与科研上来。
“我相信,只要留下来的,都是从心底热爱护理工作的,即便再苦再累,他也不会跳槽。”巴桑邓珠握住记者的手说。他希望自己胸前佩戴的南丁格尔奖章能够照亮更多男护士的前进道路。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赵岳:
培养男护士须格外用心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正地淡化了‘男护士’这个称谓,也许就标志着护理这个职业走向了成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赵岳表示,男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赵岳还是察觉到,培养男护生需要“格外用心”。“要让他们从潜意识中认同护理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把护理看成一种谋生的工具。”
最初的不情愿
从1983年天津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开始招男性,截至2011年已培养出21名毕业生,而真正扎根留守在临床一线的人数,赵岳估计不超过10%。
究其原因,赵岳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了根儿上”。“只有极少数男性是出于热爱而选择护理专业,多数男性选择护理专业并非出于第一志愿,往往因分数等原因而被调剂到护理专业。”
资料显示,部分高校男性选择护理专业的第一志愿率在10%~40%左右。“这就导致男护生在刚入学时,难免都带有一定的情绪。”
虽然近几年护理教学已由注重医学理论教学向注重人文社科综合能力培养改变,大多护理院校也增加了心理学、伦理学、利益与人际沟通学等课程,但授课教师、教科书编写者多为女性的事实,直接影响了男护士在护士职业文化中的适应过程。
“进入大学之前,男性的性别文化和价值观已植根于男护生的意识中,而进入学校后,又去接受这种带有女性特性的护理培养方式的教学,势必会产生文化冲突。”赵岳以护士的着装作进一步解释,比如燕尾帽、护士服都是专门为女护士设计的,而国内男护士的着装大多与医生相同,许多患者无法进行识别。
男护士在多次不被认可和误解后,便会在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困惑。从事护理教学20余年的赵岳逐渐意识到,护理教学在加强男护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凸显男护士在护理事业中的优势。
“比如,学校可以针对男生特有的生理、心理优势,采用选修课或小课的方式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在于让男护生看到职业发展的前途。”赵岳说。
未来的供不应求
当然,学校的培养只是男护士成长的一个阶段,更大的挑战还在临床实践中。采访中,多名男护士向记者讲述了在实习阶段发生的种种尴尬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带教老师与男护生及时沟通并给予鼓励性引导,同时在工作中多给他们表达意见、展现能力的机会。”赵岳说,“国内对男护士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年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很多护理部主任专门给我打电话要男护士。”
不过,这种需求缺口问题的解决,在赵岳看来,并非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在职业性别偏好方面作出修正,同时综合文化背景等因素,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使更多男护士在护理行业中发挥优势。”
此外,赵岳还建议,医院领导应该在相应的政策上对男护士进行倾斜,培养和发挥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特长。
面对男护士的未来,赵岳一直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护理服务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士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男护士。
男护士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250年 古印度建立起早期的护士训练学校,尽管受训的人并不多,但全部是男性,主要培训男性在医院内从事照护工作。
公元330年 拜占庭帝国时期,男女修道士一同在修道院内从事医疗、护理以及救济工作。
11世纪~13世纪 十字军东征期间,男性更多地投入护理工作,以照护伤兵,此时出现一批著名的男性照护团体,如圣约翰骑士团、条顿武士团、圣拉萨鲁斯骑士团等。
16世纪 宗教改革使修道会支持下的医院逐渐消失,新建立的医院照护水平日渐下落,护理由缺乏训练的妇女担任。男性护理人员此时主要负责照顾隔离患者,如麻风病和精神病患者。
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初 照护工作因带有典型的女性特质,女性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提供者。
1860年 南丁格尔成立护士训练学校,设限必须为女性,许多护理学校、医院开始皆不接受男性。至此,护理专业产生性别隔离,男性被护理专业排除在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男性在护理中几乎绝迹,女性成为护理专业的绝对主体。
1864年 男性护理人员在中国出现,教会医院开始训练男性助理员从事辅助医疗工作。
1888年 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医院开办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当时社会风气未开,年轻女性不被允许在公众场所出现,因此医院招收的护士多为男性。
1906年 北京协和护士训练学校正式招收男护士。1920年以后护校开始停止招收男护士,并逐渐改招女护士。此后,在中国女性逐渐成为护理队伍的主导力量。
1966年 全国正规护校停办。直至1977年,全国恢复招生制度,护校又开始招收男生。
《中国科学报》 (2012-05-12 A3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