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包括师昌绪、林群等院士在内的科学家和记者一起探讨“科学家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科学普及。大家比较一致的感受是:科普现在成了“另类”事业。(据4月9日《光明日报》)
说其“另类”,一方面是乐于科普的科学家往往被轻视,甚至招来同行的笑话;另一方面,媒体和科学家的合作越来越难。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本不该是个问题。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的天职——这是常识。科学家在研究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科学本身的价值才可能“效益最大化”。但正如眼下尊重常识成为稀缺品质一样,乐于从事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也成了稀缺资源。甚至在科学共同体内,大家对热衷科普的同行都是另眼相看:这人不务正业,是不是研究搞不下去了才在媒体上露脸?如此,能“顶风行事”的恐怕难有几人了。
科学家做研究和搞科普当然有一个精力分配问题。一个科学家总是在媒体上露脸,难免有荒了本业的顾虑,但一味埋头书斋,为论文、成果、评奖、晋级等等功利而舍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实在是顾此失彼的憾事。
数学家林群院士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到德国访问,德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好的演讲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学生能懂的,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能懂的,第三部分是专家能懂的,第四部分是在本领域前沿研究的科学家能懂的,最后是科学家都还不懂的未来发展。足见在科技先进国家,科学家对科普的重视是多么的习以为常!
做科技记者多年,总觉得在国内科技界,很多科学家并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或者说,他们更乐于把简单问题深奥化,总担心讲得太浅显易懂会让人认为自己没水平。有时候,采访科学家的稿子审回来,一些形象的比方全都变成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这或许是中国科学界独特的“神秘文化”?
科普的重任最终需要媒体和科学家共同担当。媒体要克服媚俗的一面,但科学家更要敢说话、会说话,尤其在一些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科普的最好时机,科学家要敢于迎着热点,及时发出权威声音,解答公众的疑虑,而不是像我们惯常所见的,避而不谈或者闪烁其词。
据说,将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将专门安排科普的任务,这或许对科普事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给善于科普的科学家应有的尊重,科学家不能从内心认知其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这样的安排,恐怕会沦为又一个华而不实且让科学家不堪其累的“指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