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九尊 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2-2-23 8:45:09
选择字号:
谢立信院士:激光近视矫正术风险可控
■本报记者 龙九尊 黄辛
“不能因为一个小诊所医生的个人见解,就否定整个科学界。”面对持续不断的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20多年的实践证明,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此前,台湾眼科专家蔡瑞芳透露,由于对可能引发后遗症的担心,自己已经停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消息传出,立马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更有甚者,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称为一场世纪医疗骗局。
但《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向多位专业人士求证时,专家们普遍认为,只要术前检查、手术操作、手术机构均合格,使用激光矫正近视的手术无需过于担心。
激光矫正是与非
作为一种称不上“神秘”的手术,激光矫正近视的原理并不复杂: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带蒂皮瓣并翻起,使皮瓣角膜基质暴露,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灼烧,最后把皮瓣盖上。通过改变角膜的屈光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20年来,全世界有超过3000多万人进行了该项手术。我国有1000多家医院开展此项服务,每年进行该项手术的人数约为100~150万,目前共开展了1000多万例手术。
不过,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也如影随行。质疑主要聚焦在术后并发症和圆锥角膜问题上。谢立信对此认为,个别的术后并发症是存在的,但是数量属于可控风险范围之内。
“开刀就有风险,没人敢说开刀百分之百没有问题,这是科学的态度。”谢立信认为,不应该把个别早期的并发症放大。目前,并发症几率仅约为十万分之一。
对于圆锥角膜问题,谢立信称有两个原因。一是患者本来就有圆锥角膜,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自然发生;另一个原因是早期手术中,把带蒂皮瓣切得过厚,而基质角膜留得过薄导致,但“即便如此,也是属于可允许的手术风险之内”。
也有人认为,人的角膜非常精微,如果手术精度不够,可能会伤及眼睛组织。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生、上海激光医学眼科学组组长周行涛教授表示,目前手术精准至微米级,精确性非常高。
“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用好的设备和技术,该手术应该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周行涛透露,该医院自1993年5月3日首开手术,19年来已经做了数万例,未发生威胁视力的严重并发症。
监管须跟上
尽管安全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但在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看来,手术设备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好坏,需要及时淘汰相关设备。
目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设备已发展到第五代产品,更新一台近视激光手术系统人民币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间。但为节约成本,我国部分偏远地区仍在使用约20年前的第一代手术设备。
褚仁远认为,正如汽车有年检、强制报废制度,对事关“人眼安危”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设备,国家也应进行有效监管。“像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设备,最多用10年就应该强制报废。国家应尽早建立超时医疗设备强行报废制度。”
北大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赵承渊担心另一个问题:国内在手术适应症、术前检查、手术操作、广告宣传方面乱象不断,这些也需要国家加强监管。
赵承渊说:“如果有去掉眼镜的强烈意愿,身体情况符合手术条件,同时对该手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手术机构也安全可靠,那么近视患者可以选择手术。”
谢立信则表示,坐飞机、动车、高铁都有风险,但是人们还照样坐,是因为效果远远大于风险,而且风险可控。“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不断创新,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中国科学报》 (2012-02-2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闪电产生的能量波可传至遥远太空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