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2-2-15 8:36:35
选择字号:
大学排行榜折射背后问题

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本报见习记者 温才妃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2~2013》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自2004年开始,该机构第9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囊括了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在内的118个榜单。
通过新一轮评价排名,隐藏在榜单之后的中国重点高校问题浮现。
高校国际化进程有待加速
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少中国重点高校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把中国一流大学放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报告》来看,只有北京大学位列前100名,进入前200名的中国大学寥寥无几。
缩短与世界名校的差距,中国大学应如何着力?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就中国高校国际化水平,指出了亟待改善的三个现状。
我国高校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较少。表现在“三少”: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R)收录我国著名论文比较少,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发表在《科学》、《自然》杂志上的重点论文比较少,反映学术影响的高被引论文比较少。
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程度偏低。多数停留在开国际会议、访问讲学的水平上,真正与国际上一流教学团队、研究所的实质性合作比较少。
科研成果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成果,由于缺乏国际研究视野和标准化的学术规范,造成论文被引率低,严重阻碍了国际化发展。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短腿”,邱均平有更多感受。
邱均平说,过去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顾及意识形态,注重本土化,而不注重世界影响。更多地考虑怎样把国外知识与国内实际相结合,而对于如何把中国几千年文化推向世界,为世界文化作贡献考虑得较少,从而导致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走向世界的少,有影响的更少。
他进一步指出,国外社会科学研究注重定量方法,强调实证研究,而我国社会科学是思辨、推理式的定性研究。“研究方法、研究规范不大符合国际惯例,要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比较困难。”
一流大学不能为全而全
在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榜单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7所理工院校,进入前20强。其中,中南大学上升了7位,成为20强中上升最快的高校。
“理工院校增设人文学科是为了追求综合化,因为很多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多维的。” 邱均平列举麻省理工学院的例子,这所光看名称以为是工科的高校,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非常优秀。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22个大学科里,麻省理工学院占了21个位置,意味着这些学科都在国际排名前10%以内,即世界一流学科。
正因如此,国内高校想要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常会选择走综合性发展之路,如浙江大学通过合并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实现了工科向文理工农医的转变。加之,一些理工科院校拥有较为强大的办学资源和资金优势,在短期内改善教学条件,引进优秀人文社科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
透过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一向排名稳固的榜单中,文科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挤进前20强,上升了4个名次。
邱均平告诉记者,对于中国的一流大学而言,某些学科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90分提高到95分比较困难;转而发展弱项学科,实现60分到80分的转变,还是比较容易的。这种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全面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一流大学的全,不是为全而全,而是应该加强学科交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提醒,中国重点高校在追逐“大而全”的过程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全”的目的。
“一所大学里既有文科,又有理科,从道理上来说是有利于学科交叉的,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据武夷山了解,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后,医学、艺术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的交流是否比过去加强,内部人士也不置可否。
“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更不容小觑。”武夷山说,全世界的跨学科项目普遍在申报、立项、文章发表等方面遭遇尴尬,中国在这方面问题更突出。盲目追求高校“大而全”并不能自动解决学科交叉的难题。
引导高校关注网络品牌价值
与2011年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相比,吉林大学的排名上升了5位,而南开大学下降了7位。
名次波动本是排行榜中常见的事,但一升一降背后的原因颇耐人寻味。前者注重运用网络提升品牌价值,其搜索引擎友好性、网站内容丰富度、网络引文分析3个指标均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前10位;后者网络影响力指标严重下滑,其网站建设质量、网站入链数、搜索引擎收录及网络学术影响力均在重点高校中排在第30位以后。
进入网络化时代,一所高校在网上有无影响力、知名度,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中,邱均平团队增加了高校网络声誉调查及网络影响力指标。“借助网络发布科研成果信息,招聘、宣传课题、合作项目人员等,将会是今后高校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班子,重视网络品牌价值问题。”邱均平说。
那么,中国高校的网络品牌建设现状如何?
“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大学对网络开放性的意义都关注不够。”武夷山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开放获取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机构知识库,而中国的大学包括“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内却普遍不重视建机构知识库。”
机构知识库,收纳大学、科研机构等本单位员工所写的论文、报告、教学资料等,供使用者免费阅读。在学术出版物日益涨价的今天,机构知识库能为学术传播作出特殊的贡献。而高校由于建立了机构知识库,其论文和其他成果的被阅读、利用和引用状况会获得改善,从而助推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显示度。
“台湾最好的大学是台湾大学,它的机构知识库也是在世界名列前茅的。” 武夷山说,反观大陆,建立像样的机构知识库的高校零星可数,建设最好的是厦门大学,在全球排名二百多位。“关键还需要教育部领导重视,上面没有抓,底下自觉做得很少。”
发布者之思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大学排行榜。每个大学排行榜的发布,都曾受到社会的质疑。甚至连榜单的发布者,也在不断反思与改进。
在武夷山看来,大学排行榜无论国内外,所有的评价指标都是正向的,某一指标好,总评分也就高,缺乏负面指标和动态指标。
一个大学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可以是一个评价指标,但是,其中有多少人今年退休了?有多少人不满这个大学而调走?又有多少人从别的单位调过来?流入流出者相比哪个群体水平更高些?这些问题的答案,外界无从知晓。也许退休的是学科领头人,不满这所大学而调走的是学术精英,从别的单位调过来的是一般水平的教授。“这背后的数字看不见,只看拥有高级职称者总人数这个静态指标,就可能掩盖不少问题。因此,不用动态指标考核是不行的。”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2~2013》,通过新一轮大学排名,隐藏在榜单之后的中国重点高校问题浮现。
《中国科学报》 (2012-02-15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