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武
本人曾主持多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作过一些比较和了解,在某种程度上,后者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借鉴了前者,两者在制度建设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一些具体执行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有一些优点值得借鉴。
本人认为当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容易借鉴并执行的是同行评审和回避制度。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要尽量增加同行评审专家数量,同时大规模地聘请海外的科学家参与评审,打破小圈子评审的循环,增加青年学者参与评审的机会。中国目前各学科、各个专业都在海外储备了大量人才,吸收这些人参与书面评审或开会评审是一条增加评审公平性的捷径。
同时,每一位基金申请者都可以写明自己与哪些人存在利益冲突(过去的合作者、论文共同作者、学生或老师)。在增加评审队伍的前提下,这些利益冲突者就可能被回避,不参与这个申请的评审。
另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些措施,如增加资助力度、年限、申请的次数(从每年1次到2次)都值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借鉴。
平衡宏观引导和自由探索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需要专门立项研究。本人认为,中国已经有很多引导性的科研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侧重于自由选题,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点和强项。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以考虑经常拨出一些引导性经费,其目的一是鼓励新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二是支持高创新、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注重自由探索、自由申请,但在本人从事的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当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交叉科学研究”和“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影响交叉科学研究”两大方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书的首页专门设有选项,询问是否是首次申请。首次申请者会受到特别照顾,以鼓励年轻人。对其中的佼佼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设有总统青年奖,以鼓励青年创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公布的申请统计资料中尽管有很多鼓励年轻学者的计划,但年轻学者的申请获资助率还是低于资深学者。不过,美国没有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阻碍创新的传统文化,比如崇拜权威、崇拜长者。科学发展必定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过度崇拜权威,将经费和资源都倾向于部分权威,必定阻碍科学进步。
《中国科学报》 (2012-12-12 第3版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