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1 8:19:07
选择字号:
萧功秦:教育改革关键是摆脱课题至上主义
 
教育改革的最关键之处是摆脱课题至上主义,或者说是申报至上、发表论文至上的教育体制。表面上看是国家富裕后鼓励教师投身学术研究,实质却变味为扼杀创新力的“紧箍咒”,甚至是“陷阱”。
 
现在的教学体系是三种最坏体系的结合。第一个是传统的官僚制,特点是功令考核;第二个是计划经济,规定几年内的攻关任务;第三个是西方的泰勒制,采用计量与计件的方式计算绩效。
 
在这种情形下,教育部出台了“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排名标准,为了追求更高的名次,高校就会把课题、论文向下压。教授们拥有终身教职,学校拿他们无可奈何;但青年教师是大学中的弱势群体,拿不出东西就意味着淘汰。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关注现实中涌现的问题,然而在如此情形下,青年教师根本没有时间从问题角度思考学术。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核心期刊论文,然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有限,且有着非常八股的套路,观点过新会因被质疑尺度问题而拒绝。
 
加之,科研经费的增加。过去只能拿到两三千元的课题,现在动辄一二十万元。课题经费激增导致的腐败问题,对青年教师是一个示范作用,导致他们无心学问,认为只要跟着所谓的“大牛”就能分享利益。
 
要改变这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第一,从教育部方面,应改变功利性的考核制度。理想状态下,教师应该有相当的自由度,即使处于“自我边缘化”地位,即不拿课题,也能让一些甘于寂寞的学术追求者能在体制内生存下来,并让他们有充分时间来取得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第二,学术刊物要鼓励有创见、有思想的文章,让有价值与新意、即便不那么成熟的观点也有发表机会,而不是引用长篇注解说明常识问题的条框式写作。
 
第三,不要盲从欧美的学术体制。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地区,高校教师都面临强大的课题压力。事实上,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在批判这种制度。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往往只会让那些毫无思想却擅长形式主义格律的人如鱼得水。
 
《中国科学报》 (2012-11-21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