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准备留学的高中生群体是出国、高考“两条腿走路”,现在却只能“背水一战”:要么出国,要么高考。媒体近日报道,这几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而参加“洋高考”的人数飞速攀升,与中国高考“决裂”成为一种留学新态势。更让人惊讶的是,放弃高考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更喜欢西方大学的教育环境、教育思想以及宽松自由的教育机制。
从初中阶段就准备出国,越来越多的好学生选择了“洋高考”,这种残酷事实无疑告诉我们,在未来中国教育和和国外教育的“掐尖竞争”中,如果我们的教育仍不及时改革,将有可能败北。新闻数据很残酷: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开始,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呈爆炸式增长。2008—2010年,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17.98万,22.93万和28.47万,同比增长24.43%,27.53%,24.16%。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放弃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中国教育知识根基牢固,但近些年因为学习方式完全沦为“应试学习”,原本的“优势”正在转化为“弱势”。正缘于此,国家才一再强调加强教育评价改革、高考录取方式改革,纠正上述弊端。
尽管对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一直进展缓慢。就说多元评价吧,在各级政府的教育文件中出现多次了,但因为这种尝试会承受巨大的改革风险,更多学校仍强调“高考制度不动,改革就无法进行”,各种改革根本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听话”、“分数崇拜”等死气沉沉、僵化落伍的单一教育评价方式,仍在统治着教育文化。既然制度暂时改变不了。优秀孩子就不得不选择了“洋高考”。
如果说在前几年,“洋高考”呈现的是散兵游勇状态,多是“二流学生”的无奈突围,我们可以心不在焉。当下,当更多优秀学生也做出了上述选择,我们就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如果留不住这些优秀生,也就意味着在顶尖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中,我们胜算的几率日益降低。国际教育竞争的白热化的硝烟,已经在门口点燃,我们真的再也不能贻误改革佳机了。因此,必须推进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倡导的改革精神。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教育评价、考试评价以及录取方式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立竿见影的改进和落实。
比如南方科大今年的改革,在高考分数之外单独组织了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洞察力“四力测试”,凸显“体制突破”。诸如此类的尝试和试点我们要大胆尝试,争取在高考评价多元化和录取多元化中有所突破,进而彻底扭转基层学校教育行为,使学生的自由发展、兴趣发展、远景发展得到尊重。教育竞争力增强了,好学生外流的现象,才有望得到真正的纠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