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本报(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
我们认为,这种焦虑和迷茫并不是这名同学独有的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共性。这种焦虑和迷茫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大学教育和就业压力。今天,我们刊登这名同学的来信以及本报记者和他的对话,就是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更多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大家一起来思考该如何走出迷茫,不再焦虑。
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部,邮政编码:100702,电子邮件:jiaoyu@cyd.net.cn.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寒假到来的时候,我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把我的迷茫和困惑告诉你们,希望中国青年报这张属于青年人的报纸给我一些建议。
2011年11月,当我决定不考研时,我把“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作为对自己的解释。当我知道那个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时,我又开始迷茫哪个又是我想要的呢?我始终都没有坚定地把握自己的追求。
渐渐地,我对“考证”再也没有了动力。正如同学说的:最近图书馆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在准备四六级、教师资格证和期末考试,起码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是这样的。
就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考以下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导游证、秘书证等等。在众多的证书当中,我只考了一个本科生必须要持有的英语四级证书,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着身边的同学在紧张地准备着四六级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年这两证刚好在同一天统考),本来并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当你看到10个人里有8个人在考,而自己却每天悠闲地看看书、上上网、写写字,难免就会感到不安。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样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以后会因为没有这些证而错失很多机会吗?我以后会为现在的选择而后悔吗?未来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我不知道哪个航向是正确的。我动摇过,但还没有破坏自己价值观的基石。我只是有点犹疑与担忧,不断地审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
我已经厌倦了每天记忆各种复习资料与试题集,机械地参加一场场考试,等拿到证后就彻底地忘却,然后再准备下一门考试。我不想去评估这些证书以后对我到底有多少作用,我只是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总是在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
大三了,我放下了诸如“委员”、“主席”、“会长”的头衔与各种学生工作,如室友评价的“做一名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学生”,安安静静地过好每一天。时间是自己的,自由地安排每一个时间段,沉浸在自我中很快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快乐,很幸福!
在这个学期,我不遗余力地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有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才停止。2011年南昌的冬天似乎没有了往年肆虐的寒风与阴冷的冬雨,每天都是暖暖的晴天。我喜欢拿着一本书到寝室的天台上或楼下的草坪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又让冰凉的西风清醒发热的头脑;一般在一个节气到来时,气温就会骤降并伴随着刮风下雨,如果没有课,我也就会懒懒地窝在床上,不吃早饭,打开电脑看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每天晚上差不多10点多从图书馆回来,然后开始记录每日的言与事。我们大三有一门让其他专业很羡慕的专业必修课——汉字书法,在老师的激发下,我深深地陶醉于汉字的书法艺术,每晚写完日记后,都会花半小时临摹一页颜真卿的楷书,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后进步明显,不禁窃喜。书法已然是继音乐后我的又一情感载体。周末的天气总是那么好,我喜欢在校园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相机留下一处处可爱的风景。
上大三以后,我逐渐养成了这4个爱好——藏书(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半年了,我明白了我喜欢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才是我坚持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的侵扰、诱惑、压力下,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对自由独立的自我的向往!
老师,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该不该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不知道坚持了以后会怎样,不知道不坚持又会怎样,不知道怎样坚持,不知道坚持意味着什么。
我该怎么办?
江西农业大学 杜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