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科研创新东风 展科学发展宏图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创新活动纪实 |
|
■本报记者 谭永江 通讯员 徐郑生 陈海峰
2010年3月22日是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全体师生永难忘怀的一天。这一天,经教育部批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成立,学校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自大学成立以来,全校师生精神振奋,积极拼搏,学校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学术兴校”战略的指导下,学校科研创新活动蔚然成风,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
博采众议,“学术兴校”战略应时出台
学校如何发展,关键在于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召唤,旗帜就是力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开始思考学校发展战略的问题。
举办大学发展高层论坛。“大学的发展”成为学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为了让广大教职工对大学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清学校今后的发展思路,学校以“大学发展高层论坛”为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学习、研究和讨论。先后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等13位著名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前来讲学,引导大家学习大学理念和管理知识以及先进学校的建设经验。各位教育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广博的学识给大家带来了思想的启迪,在广大教职员工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开展学校发展大讨论活动。早在2006年,学校就针对发展方略问题进行过全校范围的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以后的“学术兴校”战略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更名为大学后,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学校发展大讨论”活动,并召开学校发展中层干部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各个部门对学校发展战略积极建言献策。
确立“学术兴校”战略思想。全体教职工经过一系列思想的激荡与碰撞,最终达成了高度共识:大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术的发展。学术是大学凝聚学者、服务社会的基础,大学的发展只能通过学术的发展来实现。于是,学校正式将学术兴校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今后将在“学术兴校”战略的指引下奋力前进。“学术兴校”战略的精神实质就是“学术为魂、学术为本、学术为纲、学术为上”。
内外结合,大力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在“学术兴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内外结合,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从根本上浓郁了全校的学术氛围。
承办两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2010年11月13日,学校主办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到会。11月20日,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隆重举行,吴敬琏、海闻等700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参加会议。这两次学术会议都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会议,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扩大了学校在同行中的知名度。
举办多层次、系列化的学术讲座。除了大学发展高层论坛之外,学校举办了“财经高层论坛”、“财经期刊高层论坛”、“博士论坛”、“星火论坛”、“财智大讲堂”、“校内学者系列讲座进讲堂”等多层次、系列化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政府负责人来校讲学。先后举办各类讲座及报告200余场,参加师生达10万人次之多。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浓郁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李小建教授多次参加了国际地理大会并应邀在大会上作主题演讲;潘勇教授应邀出席第九届电子商务国际会议并作了特邀学术报告;朱金瑞教授应邀参加由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主办的企业责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国际会议并作主题发言;霍彦立教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爱尔兰国立考克大学举办专题学术讲座。这一批学者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声誉扩大至国际舞台。
特色鲜明,学术科研创新硕果累累
在深入实施“学术兴校”战略的基础上,学校按照“强优势、创特色、入主流、占前沿”的思路,巩固科研成果业已形成的顶天立地格局。
国家的课题申请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学校申请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标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2项;2011年国家的课题申请共获14项,再创新高。2011年省级课题申请119项,横向课题数目162项,资金近300万元。学校目前承担30多项国家项目和300多项省研究课题,其中“中原经济区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高端学术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杨承训教授针对世界粮食危机和我国粮食风险问题提出“实施‘八高’工程 化解四大矛盾”的建议,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李小建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中部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和其他7项国家基金项目,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进行的农户与农区发展等理论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果总被引用超过4000次,出版的《农户地理论》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评价为 “对‘地理学、人—地系统’及其空间结构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富于地方特色的学术研究优势明显。学校科研团队紧扣河南农业大省这一特点,在该研究领域内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多项,资助金额达数百万元,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学校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团队,发表了大量论文,重要成果《黄河流域经济》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的经济学大型专著。
学以致用,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社会生产的实践能力,在不同层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党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杨承训教授发表的《建议郑州市实施城区与城郊一体化生态工程》成为《郑州市城区和城郊一体化生态工程实施意见》及配套工作方案的直接参考。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小建教授,应中科学院院士工作局邀请参加了“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和发展问题”院士咨询项目。另外,李鸿昌教授的“金融、投资理论与对策研究”,郭军教授的“河南省产业集群化发展与战略支撑产业成长性研究”,陈相成教授的河南省经济普查项目,李卫平教授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法》、邸瑛琪教授的预防职务犯罪研究等研究都直接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省领导批示50余次。
为行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2010年9月与台湾环宇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建河南金融人才培训中心,为河南省金融系统培养专门人才。河南省旅游局借助学校旅游与会展学院的专家力量而成立了“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所”,双方议定在诸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一大批河南省高层次规划、调查等项目,包括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河南省文化改革实验区建设、河南移动通信满意度调查、河南网通客户满意度调查、河南省政法委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等。广泛的社会服务对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商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供资金500万元,在学校设立河南煤化发展研究基金。与香港上市公司河南建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在诸多领域展开合作。学校教师参与了河南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神马实业、宋河酒业公司、奥克啤酒公司等大型公司的不同层面的建设,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异彩纷呈,学生科研创新水平高超
全国“挑战杯”佳绩频出。201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决赛,学校荣获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参赛的4件作品共获得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取得了参赛的历史性突破。
学生科研创新影响巨大。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和《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等“公众行为与国家政策研究丛书”,近年陆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由学生完成了调查报告《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研究》在核心期刊《西北人口》上发表,《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学生科技大赛屡创佳绩。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学生组建的“麦道乐”团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学校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术兴校永无止境,科学发展未有穷期。在“学术兴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正乘着科研创新的东风,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我们相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B16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