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甘晓)12月27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今年,我国成功获得第十个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业内称之为“金钉子”。这一发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年代地层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这是我们在基础地质研究领域获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获得“金钉子”外,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也编制完成。这是第一份建有数据库的数字化国际亚洲地质图,深化了对区域地质和成矿规律的认识。而拉萨地体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的识别则使科学家获得了青藏高原腹地深地震强反射的相关数据。
此外,地调局还开发了全轴航磁梯度勘察系统、地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2000米深部钻探等天空地一体化勘察技术。
李金发表示,2012年,地调局将把“以科技为引领”作为基本要求来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据悉,地调局将以业务中心、重点实验室体系和野外科研基地建设为科技支撑,将调查与科研融为一体。
为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新的“找矿突破科技支撑计划”被提出。“一定要把科技工作贯穿地质找矿工作的全过程。”李金发强调,“地质调查要带着科学问题,科学研究也不能仅凭科学家的兴趣爱好。”
同时,不断深入的国际合作为地质调查工作带来突破。在海洋地质上,地调局利用德国科考船“太阳号”在北部湾开展海上调查,引进了欧洲的深海地震调查技术方法。与塔吉克斯坦、印尼及秘鲁等国家合作的地质地球化学调查也进展顺利。
李金发指出,地质现象无国界,今后仍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地质编图和境内外地质对比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引进先进的地质理论和勘察技术等,都值得重视。”他说。
《科学时报》 (2011-12-29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