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11-9-17 23:12:20
选择字号:
李兰娟院士做客广东科协论坛阐述人工肝技术

中国每年有近30万—50万人死于肝功能衰竭,其救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人们期待着生物人工肝能够象肾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样,给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生物人工肝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肝脏病专家的研究战略重点。9月14日,广东科协论坛第44期报告会暨肝病防治学术报告会邀请我国著名肝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教授作《肝衰竭与人工肝研究进展》主题报告。
 

李兰娟院士做客广东科协论坛阐述人工肝技术(张炜哲 摄)
 
李兰娟围绕人工肝所作的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工肝分类的概念与治疗技术(即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两者结合的混合型人工肝3种类型),指出混合型人工肝能更好地替代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因而具有更高的效能,近年来正成为各国研究热点。新型混合型人工肝已得到实验和临床新方法,并取得明显疗效。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解决了出血与灌流器凝固与低血压与心功能负荷过重的技术难点。”李兰娟介绍到,“90年代末期至今,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我们接待学习和进修人员1000余人,指导北京等城市开展人工肝治疗。”
 
据介绍,人工肝是体外装置,针对不同病情进行不同组合,比较成熟是I型人工肝,能够排除毒性物质,补充生血浆灌流等。借助体外循环装置,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能够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维持内环境稳定,暂时替代肝脏功能。
 
在讲述我国人工肝技术发展过程的时候,李兰娟提到她之前去德国的一次考察,听了德国研究人员的介绍后,她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的人工肝比你们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好,我们已经治疗好4500多例,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率提高到78.9%,并且为了更好地推广人工肝,2002年我们成立人工肝学组,制订了人工肝指南,把人工肝的操作指南都写进指南里,使全国都能够参照并且规范应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人工肝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效果非常好。人工肝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肝病的治愈好转率。人工肝已经成为了治疗肝病的一件“新武器”。目前,生物人工肝处于试验阶段,李兰娟院士和她的团队“十二五”期间将在混合型人工肝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李院士在报告会上描绘了生物人工肝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给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带来希望与信心。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科协主办。广东省肝病学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科普信息中心、广东科学馆、羊城晚报社等单位协办。报告会由广东省肝病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唐小平主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