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治国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9-7 17:02:23
选择字号:
中药科学背后的思量
屠呦呦与张亭栋获GSK 杰出成就奖
 
张亭栋:一生一追求
 
砒霜是家喻户晓、人人谈之色变的剧毒物,殊不知它还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西方医学界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
 
然而,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通过提取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并制成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治疗白血病,成为中医药现代化里程碑式的杰出成果。
 
张亭栋无疑是这一伟大成就中一位奠基式的人物。而他毕生追求的起点要源于一个民间秘方。
 
早在1971年民间就相传一个由中药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蜍等配制而成的秘方,据说可以治疗淋巴结核。这一“药方”一度曾吸引众多的患者前往求治。随后,张亭栋把这个方子带回医院,领着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的同事开始了长期艰苦的研究。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委,张亭栋开始其一生唯一的追求。
 
1972年后,张亭栋将研究方向锁定了白血病研究,而不是不加选择地研究各类疾病。首先他从分析砒霜、青粉、蟾酥的毒副作用入手,对这三种中药分别在临床上进行了对照。
 
起初是动物实验,成功后之后张亭栋就开始在人体上进行试验,在使用中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副作用,虽然血像有所好转,但有人出现了蛋白尿、头疼、高血压等症状。
 
1973年,张亭栋等用“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这时的张亭栋主要用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低汞)”。经过治疗发现,6例病人症状都有改善,其中对一例为慢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
 
无数次试验之后,张亭栋开始意识到了实际上只有砒霜在起主要作用,轻粉和蟾酥都有副作用,于是后来把这二者都剔除掉了。1973年《黑龙江医药》杂志上发表了“癌灵1号”的开创性论文,这是张亭栋及其团队的开创性研究。
 
随后的一项研究成果成为日后同领域研究参考的“鼻祖”。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发表了题为《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研究论文。总结了从1973~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共55例,这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可以说,直到1979年,张亭栋及其合作们共同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人类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也就是M3型白血病(即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这一认识为同领域的后续研究夯实了基础。
 
这一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玲看来,当初的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对M3型白血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孙鸿德老师在内,在临床上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3型病人活下来的多,这就给我们一种提示,是不是对3型的病人有特异性的作用?另外从临床治疗的缓解率、从长期收获5年的观察看,3型病人存活率也高,这样就逐渐明朗化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但是奇怪的是,这一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在随后的科学研究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或关注过张亭栋的这些研究成果,国际上更是知之甚少。
 
饶毅在博文中说,几乎所有英文文献作者似乎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太提他的名字,引用最早的也就是1992年由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
 
在饶毅看来,1992年的研究结果实际上“最早发表于1973年,1979年已明确了对APL的作用最好。而1992的论文,在本质上与1979年的文章无差别,既没有改变所用的药物成分,也没有改变适应症。”
 
虽然世界著名杂志《科学》1996年发表题为《古老的中医学又放出新光彩》一文中提及张亭栋,但也仅仅提到了他1992年的文章。
 
饶毅在博客中指出,张亭栋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在国际学界默默无闻,其原因“可能与他工作地区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未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程度的可能性。”而且还有一个诱因就是张亭栋1992的文章也是中文,而且未引用他本人七十年代的文献。所以,国外学者很难知道原始文献的出处。
 
对此,张亭栋本人也表示认同,“当初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到后来有那么的伟大和重要。所以没有引用,觉得也无所谓了。”
 
“沉默”了近乎20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亭栋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1996年,张亭栋和现任中国卫生部部长的陈竺一起去美国参加血液病年会,陈竺第一次向外界介绍张亭栋,“大家记住,在砷剂治疗白血病的道路上,请不要忘记这位同样来自中国的中医专家,正是他的发现,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1996年是国际学术界了解张亭栋的第一步,也是张亭栋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是年,世界著名学术刊物《血液学》(Blood)发表由陈竺和张亭栋撰写的论文,该杂志点评认为:“这是一篇创造性论著,首次发现氧化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这是继维甲酸之后,中国学者在血液学研究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张亭栋在人类征服白血病的历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杜邦科学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际发明专利奖陆续花落张亭栋,而且相关药品已经通过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走向世界。
 
认可在哪里?
 
尽管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开始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他们个人似乎并未获得相应的足够的荣誉。
 
日前饶毅教授给出了迄今为止对他们个人最高规格的评价: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发现足可以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
 
可以说,今年的GSK 杰出成就奖可以算是对屠呦呦和张亭栋一份迟到的认可与祝福。
 
从2010年推出的年度“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活动,旨在奖励在中国与新加坡地区在 、神经科学等领域做出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的科学家,培养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从而促进本土原创性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我们优先支持那些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不是一味追求影响因子的科研工作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激发那些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鲁白说。
 
屠呦呦 女,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带领课题组在发现青蒿素的道路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张亭栋 男,1932年11月生于河北吴桥,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重点研究血液病,承担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效的机理研究,发表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及其它学术论文上百篇。奠定了人类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