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8-30 8:20:26
选择字号:
中科院海试成员谈随“蛟龙”号深潜经历
“在海上,前二十几天还有绿叶菜,后二十来天只有大白菜、土豆、洋葱、萝卜这些耐储存的蔬菜。”
“海况差,即使不晕船,也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海试还是比较艰苦的。”
尽管如此,刚刚完成5000米级海试归来的“蛟龙”号声学系统副总设计师朱敏和试航员杨波、张东升等中科院声学所的海试队员们,都认为参加“蛟龙”号项目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从内心深处感到光荣”。
“作业计划精确到分钟”
7月21日,“蛟龙”号进行5000米级海试的第一次下潜,杨波作为试航员参加。
“经历的‘第一次’多了,所以就不紧张了。”1000米级、3000米级海试中,杨波也是探路者之一。
“每次海试第一次下潜、冲击新深度的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安排的下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朱敏补充道。
杨波表示,每次下潜都有一套规范严密的流程,整个行程非常紧凑,计划排得很细,作业时间精确到分钟,没有空闲想别的。
在2009年和2010年南海试验时,海面水温高达30摄氏度,潜水器内温度达到36摄氏度以上,湿度达80%以上。“潜水器里三个人全身都湿透了。”相比南海试验海区,5000米试验海区水温低,摇摆幅度大、周期长。对于晕船的杨波来说,“此次海试相对要舒服一些”。
“潜水器在水面时,受海浪的影响,摇晃比较厉害,容易晕船。”为了保证状态,此时杨波一般都闭上眼睛靠在后面休息。
潜水器下潜时,大约以每分钟30多米的速度匀速下降。“只有在离水面30米之内会受到浪的影响,下潜后很平稳,感觉不到潜水器在运动,只能看到深度数据在不断跳动。”杨波说。
“到近100米的深度,通过潜水器上的3个观察窗已经看不到任何光亮了。”这时候,潜航员会将潜水器上的灯都关闭。杨波描述,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很多微小的浮游生物发出点点荧光,“从观察窗上划过,非常漂亮,很像大片流星划过天幕的感觉”。
继续下潜,深海水温只有1.4摄氏度。“感觉很冷。”杨波说,“驾驶员叶聪脚上套了4双厚袜子,身上还用毛毯裹着。”
第一次下潜的目标深度是打破去年的深潜纪录,内容是均衡试验、水声调试和潜水器性能复核。
“下潜过程中,把能检查的设备都试一遍,确认是否正常工作。”杨波说,“由于下潜到4027米时,实际离海底还有1000多米,所以用于探测、测量的声纳都不需要工作,只需要进行功能检查。”
当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抛弃压载铁开始上浮时,杨波的心里只有高兴。
回到母船以后,现场指挥部成员向试航员表示祝贺。正当大家非常高兴地拥抱握手时,突然有人向三位试航员泼了三桶海水。“当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因为泼海水仪式是为第一次下潜的人准备的,可我们都很多次了。”杨波笑着说,“哗!浑身上下全湿透了,而且海水还黏糊糊的。”
“亲眼见到海底感觉很震撼”
7月26日,第二次下潜的主要任务是达到5000米级深度,靠近海底,安排的作业任务比较少。
“在潜水器坐底的时候,声学多普勒测速仪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设备。”杨波介绍,下潜到离海底190米处,声学多普勒测速仪成功探测到海底。下潜到离海底80多米时,开始抛弃压载铁,第一次在海底进行观测。为了保证安全,同时打开避碰声纳,以确定与障碍物的距离。
“从水面到水下,基本都是漆黑一片,但当离海底大约10米的时候,灯光下出现一片白影。再往下潜,就看到白茫茫的海底。”杨波介绍,潜水器靠近海底,如果操作不小心,非常容易将海底灰尘扬起,导致从观察窗往外什么都看不到。
杨波说:“近底航行可看到很多浮游生物、锰结核,而这次最大的收获是,抓到一个大单细胞原生动物。”
“潜水器里看到的海底很令人震撼。”参加第三次下潜,到达5188米深度海底的张东升被海底的奇妙景象所打动,“亲眼看到实实在在躺在海底的锰结核,偶尔发现一些未知生物,还能采集矿物、生物样品回来,感觉非常好。”
张东升下潜的重要任务是进行测声侧扫声纳作业。“因为设备专业性非常强,为了更好地保证数据质量,现阶段必须由他去做。”朱敏说。
每次下潜,内径为2.1米的球体舱都载有3个人,一个是潜航员,还有两名试航员负责科研项目。“科学家只需通过基本的操作培训和安全培训就可下潜作业。”朱敏告诉记者,他2009年也下去过一次,“潜水器本就是为带科学家下潜到海底执行科研工作而设计的。”
水下作业由试航员按计划执行,在水面负责监视的现场指挥部通过水声通信机随时了解水下情况。
“水声通信机一直很顺畅,水上水下跟聊QQ一样,双向传文字、语音,水下可以向水上发图片。”朱敏自豪地说,“功能这么全面的也就我们一家了。”
“通过几次海试的逐步改进,声学系统调整到了比较完善、实用的程度。这是最大的成果。”朱敏表示,“从一开始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情况,团队的确成长起来了,为后续做其他项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谈到今后的安排时,声学系统的团队成员都表示:“我们随时听候总体的安排,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好下一步的试验和应用任务。”
《科学时报》 (2011-08-3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