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8-10 8:45:31
选择字号:
访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做不辱使命的国家队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中科院微电子所,这家半导体科研机构,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第一台锗晶体管计算机器件,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提供半导体晶体管……老一代科学家为中国强大作出的贡献将被人们铭记,而到了新世纪,新一辈科学家又有怎样的想法和作为?
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说:“我们应该做不辱使命的国家队。”
跟踪的时代正在过去
据了解,微电子所在国内微电子科学领域已部署11个创新单元,涵盖这个领域的所有学科方向。同时,微电子所也是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发中心和中国科学院EDA中心的依托单位,不仅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等若干前沿技术的课题,还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的先导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微电子所联合中芯国际、上海华力、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骨干企业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主要高校,以下一代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目标开展联合攻关。
叶甜春介绍,几年来,国内外优秀人才纷纷加盟微电子所,已经形成由600多位科研人员和400多位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通过一流人才的引进和本土力量的组织,该研发团队已开始在国际产业界和学术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过去若干年,微电子所只做行业内局部的关键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只需要跟进国外的研究就是一种业绩。这一切对当时的中国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然而,中国跟踪他国科技发展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微电子所参与了国家微电子行业全局性、系统性、集成性的创新任务,一场大战役正在展开。
微电子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在很多方面开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经济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需要瞄准全球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为此,微电子所如今正在实现深层次转变。
微电子所曾经是国家半导体行业的骨干,如今要努力争取成为行业的核心力量,做中国微电子技术的引领者和产业的推动者。
“面对这种变化,研究所的定位和发展态势都在变化。这意味着创新模式应随之改变。”叶甜春认为。
引领在于为企业开拓
叶甜春分析,我国微电子行业有一批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具备了很强的创新研发能力。研究所引进两三位高端人才,企业则可引进10余位,企业的资金投入也远远超过研究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微电子所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值得深思。
他说,微电子所不能与企业竞争,而是要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的支持下,做企业想做但力不从心的事情,做企业看不到但有发展前景的事情。微电子所必须做中国集成电路高端产业的孵化器。
最近几年,微电子所一直在扩张。今后,研究所将对小课题进行调整,把优势学科进行集结和整合,组织跨学科的团队进行分工和攻关。微电子所的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写论文,或做些小技术,而是要围绕知识产权开展科研活动,在整个产业链上取得突破,从而把中国的微电子产业做大做强。
“在国家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微电子所最近几年增长很快。3年后人们会问,微电子所为国家做了什么?对国家的回报是什么?这将考验研究所的每一个人。”叶甜春说。
他表示,微电子所必须进行长远布局,考虑未来10~20年微电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发展不是把现在的任务完成后,再去争取一些新的任务,而是要根据国家实际需求,寻找长远目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和人才的核心基地。
与此同时,微电子所要在国际上争取一席之地,用国际化机制建立国际化研究所,成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机构。这就需要研究所出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创新文化和风格。
目前,微电子所聚集了来自各高等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还有来自各国的学者,既有具有产业经验的技术人员,也有高水平的教授。这些人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使团队之间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在所内,人与人之间,不是竞争,而是竞赛。
挖出金子推向应用
叶甜春了解到,现在在微电子所里,很多人认为,专利是一些垃圾。
“可金子是怎样挖出来的?是在一堆一堆的沙子里不断地淘,才发现的。所谓核心专利,都是在后来的应用中逐步发现的,没有什么专利一开始能认定是核心专利。”他说。
他提出,微电子所过去的许多成果是基于记忆、基于笔记本做出来,没有对数据进行系统的保存,后来人不得不重复开展实验,导致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而从现在开始,微电子所要建立自己的科研数据库,建立一个移动的信息系统,把研究员、设计师、工艺师的工作进行积累,让这些积累在数据库中得到传承。
叶甜春说,国际化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专利的竞争。专利经过市场的不断淘汰,才能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微电子所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载体,拿到市场上去转化。微电子所将鼓励年轻人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学会盯着资本市场,让自己的梦想起飞。
《科学时报》 (2011-08-1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