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治国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1-7-5 17:29:13
选择字号:
《科学新闻》:西部高校青海大学的“申博”样本
 
“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自己培养人才,没有平台都很难施展,比如引进学科带头人,连硕士点都没有,人家来了干什么?知识分子嘛,都要有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这其中学位点很重要。”
 
尽管是青海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青海大学似乎也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今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新一批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青海大学榜上有名,该校作物学入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而实现了青海省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零的突破。
 
青海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建设起步于2003年,短短7年时间,终于得偿所愿,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这在参与整个申报过程的青海大学研究生部部长魏登邦看来,实属不易,“西部高校学科点建设极不平衡,建设硕士点有困难,建设博士点有更大的困难。”
 
指标配额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博士授权点标志着高校办学的层次和水平,但“申博”成功的背后,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水平提升,而是意味着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也让很多地方高校对“申博”寄予极大热情。
 
这次学位审核比以往有一大不同:就是国家将指标划给了各省市。青海省分配到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于此前青海省只有青海大学具有博士授予权,所以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资格都给了青海大学,而同处一省的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因为没有博士授予权,只有观看的份。
 
不仅在申请过程中存在同类学校、同学科之间的竞争,而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进行审核过程中,也会和东部一些强校的相同学科进行比较。“即便与之存在差异,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更多地是考虑西部学校申请的几个学科点中,哪个更强。对博士点国家也是宁缺毋滥,例如青海今年的4个学科,只命中一个,其他三个都被否了。
 
魏登邦说,博士点各省只有初审权,最终审批权还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审核权虽然下放到各省学位委员会,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组还要审核,通常情况是只要按照指标申报,一般都会批。
 
而且,对于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国家似乎也要“插手”。“这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要想设置哪些二级学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有文件要求,必须各高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然后报教育部,因为涉及到未来招生、毕业、学科分类等相关后续问题。”魏登邦透露,目前青海大学正在对到底上哪些二级学科专业进行论证。
 
有学者认为,这种指标配额的方式掩盖了审核过程中矛盾重重的问题,当年沸沸扬扬的西北政法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的“申博”风波,似乎将不会重演。
 
对于这种指标配额的做法,魏登邦评价说,“其实这是将矛盾交给了地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不管你学科强与弱,只给你一定的指标,让地方去处理这其中的矛盾吧。”
 
其实在魏登邦看来,指标限制对西部高校发展来讲不太有利,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本来就晚,长期以往,加之以后如果真改成5年进行一次博士授权申报,那对学校、人才建设、学科建设都不利,影响将会很大。
 
优势还是劣势?
 
青海大学在指派的4个博士点学位中,申报了作物学、畜牧学、临床医学和藏医学,而最终只有作物学获批。
 
地处西部高原的青海大学,其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密切相关。在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黄河水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其中的畜牧学,在魏登邦看来,优势甚至超越了作物学。但就是因为青海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建设起步于2003年,相对较晚,加之当地经济相对落后、师资等条件匮乏,青海大学的学位建设是捉襟见肘。“由于起步较晚,我们根本来不及进行二级学科的建设,也来不及进行布置。这样的话,我们本来具有优势的学科(畜牧学)也因为不具备基本条件,反而成了劣势。对于其他两个学科没有批,不遗憾,唯一遗憾的就是畜牧学没有通过。”
 
对博士点申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未变化。魏登邦说,申请博士点具体到量化的要求,就是教授要有8位,博士要有10位,不同的学科,要求的经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农工类,项目经费必须在1000万以上。还有个要求就是在一级学科下边的二级学科都要有硕士点,或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如果这些基本条件达不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本就不考虑,连上会的可能都没有。”
 
畜牧学申请的被否,原因就是青海大学的畜牧学没有一级学科的硕士点,或者二级学科硕士点没有全覆盖:畜牧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应该有4个,而青海大学只有2个。
 
“这对我们来讲是一大损失,如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能从西部区位条件出发,多多给予考虑。我们的畜牧学从整体实力、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经费总量等方面比作物学还好。”魏登邦肯定地说。“对我们西部高校来讲有点不太公平,国家一刀切,没有考虑特殊情况,这对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都不利。如此以往,方方面面都将滞后。”
 
艰难之路
 
虽然只有作物学胜出,对另两个参审学科——藏医学和临床医学来说,“申博”大门并未全部关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对这两个学科加强建设,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查,考核合格即上,不合格即终止。畜牧学因为基本条件没有达到申报标准,所以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魏登邦说。
 
魏登邦坦陈,青海大学的临床医学只有一个二级甚至是三级学科博士点,即使最后一级博士点获批,“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完成相应的目标,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博士生质量,以及支撑条件都是没有办法保证的。”
 
除了按照传统的申报方式进行学科点申请审核之外,还有一种形式。
 
2008年11月4日,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博士授权立项建设规划工作。强调“加强规划、重在建设,优化结构、保证质量”的原则,对各类地区实施“分类管理”,切实加强省级统筹与规划。
 
魏登邦解释说,这是那些没有博士资质的单位参与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规划,一般一个学校报3个学科,先立项建设3~5年,然后进行评估,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规划建设目标任务,评估合格就可设立1~2个博士点,今年6月份左右正好是中期检查,不行的将立刻终止。
 
对受制于区位、经济、人力、气候等的西部高校,尤其是青海、西藏、宁夏等地的高校,要想发展,学位建设是必须的。
 
“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自己培养人才,没有平台都很难施展,比如引进学科带头人,连硕士点都没有,人家来了干什么?知识分子嘛,都要有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这其中学位点很重要。”魏登邦感慨到。
 
此外,这些高校还面临着原有师资流失、生源不足等问题,没有博士点,博士生资源就没有了。因为学校的博士点很少,所以本校的一些老师只能通过考取外校的博士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往往这些人出去之后就不回来了,形成了恶性循环。
 
利弊争议
 
国家之所以进行学位审核权改革,在魏登邦看来一大原因就是,硕士的培养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而是要与国外接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也许是学位授予权下放的主要原因”。
 
“各省必须认识到一定根据自身发展来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硕士点审核权利下放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博士点暂时不会放开,博士点还坚守培养学术领军和带头人,如果放开后,各地将会乱套。”魏登邦说。
 
但也有学者认为,权利下放会带来学位的“大跃进”。对此,魏登邦有着相反的观点,“我倒并不认为是‘大跃进’,其实总量上基本是固定的。以前是2年申报一批,就博士点来讲,6年三批也1000多个博士点,最新一批也是1000多个,其实这批和以前基本保持一致,数量差不多,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过程。以前是放开申报,没有指标限制,每个学校都把可能的上报。”他认为,本次实行指标配额的方式,“倒是质量上可能更好,因为是指标限制,每个学校只能上报更好的。好不容易给了几个指标,学校只能是优中选优。”
 
在魏登邦看来,此次学位审核权的变化有利于调整高校或各省的学科布局。“权利下放到各地,各地就可以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来自己调整学科布局。而以前同一学科都是和东部沿海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西部就没有优势,现在就可以根据区域优势来发展相应的学科,这样有目的地加强建设,就可以为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可以和地方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权利下放后,如何做好对已获授权单位的监督,也提上了日程。
 
青海省的学位委员会主要是由副省长、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等各大厅局和各大高校的领导组成,高校的科研人员只占到三分之一。而这个名单是由教育厅提出报省政府批准,然后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最新一批新增博士、硕士点申报中,青海省名额是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平均分配。虽然有省教育厅的纪委给予监督,但是也很难做到位,“省纪委对此也不是很懂,让他们来监督也勉为其难,外行监督内行,起不到任何作用。”魏登邦说。
 
而谁来监督省学位委员会,目前似乎是一个真空地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