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谱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4-15 9:14:15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核恐慌:重建沟通之道
 
日核泄漏连环危机刚刚满月。
 
日本那边还在忙于救灾重建,中国媒体上的盘点之作却多了起来。国内媒体关于建筑物质量、国民防灾教育、媒体监督之类的经验总结有板有眼,甚至到了中日两国国民性的比较层面上。此起彼伏的讨论从各种媒介溢出,在社会上荡起不小的涟漪。
 
灾难刚刚发生时,日本普通民众的淡定、自律和坚忍,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发生的国内民众碘盐抢购风潮,与日本国民淡定如常的反应形成了巨大反差。
 
“以日为鉴”“以日为师”的情结、日本国民的模范生形象,牢牢地占据了一些国内媒体的版面。
 
随着对日本的报道日益增多,事实越来越丰富,对日核危机的反思变得更加多元。
 
高素质的国民非一日养成。日本共同社驻华资深记者盐泽英一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的时候认为,中国同行对日本国民素质的赞叹显然忽视了两国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日本人在地震时的镇定冷静完全是生存环境使然,因为日本人从小到大要经历过无数次中小地震。
 
《凤凰周刊》的报道披露,高度秩序、纪律和社会的互信,亦非日本与生俱来的品质。1923年,日本人也曾因关东大地震陷入社会狂乱,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一大污点。
 
在这场造成14万人死亡的大地震中,关于将出现巨大海啸、富士山将喷发等流言满天飞,更有甚者,有谣言称旅居日本的朝鲜人准备乘火打劫,导致大批警察、军人和民间组织“主动出击”,以残忍手段屠杀了6000余名朝鲜人,并殃及700余名华人死难。其混乱程度与今天的日本迥然有别。
 
文章称,“日本社会今日在抗震、防震及应对灾难时表现出的一流秩序,乃是从无数次地震中巨大的物质损失和血的教训中一点点熬出来的”。
 
恐慌与否,是社会心理问题,或与国民素质高低无关。这就是灾难心理学意义上的“暴风眼效应”,可以解释灾难中心的人与远离灾难中心的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苦心经营的防灾体系虽已经千锤百炼,但危机以来,日本政府和企业的危机应对也并非无可挑剔。
 
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署名的广告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这则题为“纽带”的一段文字广告,以“患难见真情”作结。
 
但随着东电瞒报细节的挖掘,“核污水入海”的报道,惹来的几乎是集体的“埋怨”。暗淡时刻的温情告白,并未阻止媒体铺天盖地的炮轰。
 
4月12日,《北京晚报》梳理了一个月来日本核危机应对“越来越糟糕”的发展历程,头版标题为“福岛核危机如何演成人祸”,文章有的放矢,直指“人祸”:“东电为私利误战机、政府统一救援迟缓、官商勾结缺乏监督。”看起来,福岛危机的妥善解决更加显得“遥遥无期”了。
 
曾经让世人称道、本国引以为傲的日本核电技术强国的神话,此番已经轰然倒塌。受到波及的,是整个世界的核电行业,也是人类的核安全信念。
 
以理性、冷静著称的德国人,在3月12日爆发了反核电示威游行,超过6万人上街。
 
《新浪评论》推荐的童大焕署名文章直言:“无论福岛核电站最终的命运如何,日本永远回不去了,人类也永远回不去了。回不到原先的能源体制,回不到原先对核的安全感。”
 
话虽有些耸动,但问题的实质确是如此。
 
广岛、长崎、福岛……核,将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但是现实的吊诡在于,对核充满了恐惧的日本人,同样对核充满了渴望。毕竟,这是一个什么都缺的岛国,除了核电,其能源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日核危机后,对于本次事故中的核电站,著名的《经济学人》的评价不无善意:这些核电站被设计为可抗8.2级地震,却在9级地震中得以保存,按理说来表现可圈可点。然而,电站扛住了地震,却抵御不了随之而来的海啸……
 
多么耳熟的一句“按理说”。在各类媒体上,核电行业专家都表达过此类对核电站安全性的信心,但从逻辑上分析,这种信心总是有一定的前置条件。问题是,这些前置条件能经得起推敲和绝对保证吗?
 
还是要回到恐慌之源——核电本身上来,公众究竟能够接受一个怎样的核电未来?有核的人生应如何度过?显然,各种反思都会指向于回答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最终不得不面对的“终极”问题,它需要一个答案。
 
显然,作答的过程溢出了核问题作为科学的边界。“科学只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是否应该的问题”。4月11日,李侠在《文汇报》评论认为,应对危机,既需要科学素养,也需要人文素养。
 
文章说,对于那些科学已经证明无法在短期内消除的风险,科学素养只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以及状况如何,它无法化解群体性心理的不安全。
 
要想克服恐惧,还需要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的塑造主要关注两个层面:对于自身的认同与对于社会的信任。
 
对于中国时下容易出现大范围的恐慌现象,李侠认为,这是因为维系我们社会的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经常处于失灵状态,导致象征标志肆无忌惮地挥霍宝贵的公信力,一旦风险来临,象征标志起不到从最高层面对社会心理所应具有的安抚作用。专家系统更是处于失范状态。
 
李侠说,“重建整个社会的信任机制与契约精神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事情”,“如果没有真正有效的信任机制,出现各种恐慌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命运。”
 
回到前述问题上,要回答它,仍需要从科学系统出发,重建沟通之道。或许,公众对核的安全感将在未来显示出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科学时报》 (2011-04-15 A3 科学 社会)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