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病学调研项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病人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8岁,足足比西方提早了十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在日前举行的“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暨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调研结果发布会上介绍说,“这一以医院为基础的中国乳腺癌流行调查结果提示我们,早发现和规范治疗,特别是采取像内分泌治疗这样有效控制复发和转移的方案,将为患者争取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我国肿瘤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缺乏跨时间、多中心的调查研究,我国乳腺癌的临床流行趋势和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现状仍不明朗,乳腺癌防治家底不清。2009年9月,我国首个大规模乳腺癌流行病调研项目启动,该研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首个全国多中心的涉及地域最广、时间跨度最长、样本量最大的乳腺癌调研项目,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参与其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国家“十一五”乳腺课题负责人张保宁说,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降低或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的作用,从而有效消退肿瘤并减少转移和复发,显著提升患者生存期。调研显示,我国有60%~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呈阳性,大部分患者需接受内分泌治疗。
专家介绍,不久前完成的一项名为“IES031”的大型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试验设计最为符合中国乳腺癌发病特点,对我国乳腺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IES031公布的数据显示: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2~3年后,转为使用依西美坦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比持续使用他莫昔芬的提高18%和14%,并降低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44%,降低复发风险18%。
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新的治疗方法并未得到完全应用或应用不规范。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调研结果将为规范乳腺癌的治疗以及评价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信息,并成为国家制定乳腺癌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潘锋)
《科学时报》 (2011-04-1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