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刘佳琪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2 8:04:09
选择字号:
张炜:土地上的精神守望

人可以离开乡土,但不能离开大地。厚德载物的大地是生命的物质背景,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都构筑于这个背景之上。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刘佳琪
 
在物质主义泛滥横行的今天,“坚持”—“放弃”这个并不复杂的二元悖论陡然上升为拷问着每一个现代人的人文命题。面对这样的纷繁与迷乱,张炜秉持一颗贴近土地的纯粹心灵,前后历时22年,创作完成一部共十册、长达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在思想的维度上,他用恢弘的气势和体例,牢牢捍卫住纯文学的精神高地,完成了对理想和本真的精神守望。而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的授予,正是对他的坚守最具说服力的肯定。
 
“生猛”地坚守理想
 
“我刚进房间时,看见桌上摆了十部《你在高原》,还留了张纸条,让我签名,于是我就都给签上了。”坐在酒店的客房里,张炜指着堆满了一整张桌子的书籍,轻松地说道。而一部《你在高原》就有十册,十部的话就要为一百册书签名。但对于22年的创作历程来说,这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如今太多的文学作品在追求商业价值的歧途上大马力狂奔,大众文学似乎进入了模式化、大批量快速生产的时代。对此,《你在高原》的问世无疑是有着巨大逆反意义的。从1988年起张炜开始创作这部小说,“当时的物质主义还没有现在这样茂长,我既然开始写了,就不能放弃,于是一写就是二十几年”。在张炜眼中,“坚持”和“放弃”的选择构成了最简洁的二元命题,而它的答案只能是前者,用张炜的话说就是“要么坚持,要么放弃,没有中间道路”。
 
对张炜来说,漫长的写作是一个“既辛苦又愉快”的过程,有着“大辛苦”,同时又制造了“大愉快”。并且,这也不仅仅只是个把生活集中和浓缩的过程,而是“作品从创作者个人的体悟和经验中流出,并创造性地记录生活”。张炜形象生动地用“酒”来形容文学作品,因为它不再是对粮食的挤压,发生的也不是物理作用,它经历的是化学变化,把生活素材“发酵”成了一部作品。“文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张炜语重心长的一句话,恰恰是对当下“快餐文化”“消费文化”极有力的抨击。
 
他毫不隐晦地承认自己的读者基本属于小众,也完全不担心物质时代里的读者究竟有没有耐心读完这450万字的“大部头”,毕竟“作家完全不必取悦读者,写作的过程也与读者无关,只有在作品出版后才和读者发生了关系。如果作者在创作时考虑的是读者的喜好厌恶,那只能说明这个作家的品质有问题”,张炜并不认为他的作品中有一以贯之的母题,但“作品独立于读者”的信条被他奉为圭臬,也一直都是绝对不能混淆的基本原则。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了张炜小说中的一位市长,他始终守候着“一毫米的理想”。张炜如此诠释这个有些逆潮流而动的人物:“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但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只能降格以求,只要保留那一毫米的理想。但是最后连这一毫米也留不住了,这就是人物的悲剧性。”反观现实中的大众,张炜依旧乐观:“我们要保持一份生猛气,贯彻坚守自己的理想”。寥寥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守望土地 传统新生
 
事实上,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里,张炜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行走上。他不满足于从第二手、第三手的资料里理解世界和生活,而觉得自己必须亲自勘察生活的内部。“我从小对地质队员的生活入迷,觉得他们满世界跑,可以去无数有意思的地方,什么高山大河雪岭都不在话下。”对张炜来说,这可能是最浪漫的人生了。
 
只是不论翻山越岭还是东渡远行,他一直都把自己的心紧紧贴在土地之上。张炜用“母子情”来比喻人类对土地的情感,“人可以离开乡土,但不能离开大地。厚德载物的大地是生命的物质背景,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都构筑于这个背景之上。一个时代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就体现在这个时代的精神背景之中;但作为个人能否挣脱时代的局限,就取决于他对大地的忠诚了。可见对大地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出于这种高度的忠诚,张炜就任万松浦书院院长,挑起复兴书院、传承文化的大梁。张炜指出,“书院”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只是一个曾经代表着辉煌学术成就的历史名词,后来被官办,也就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湮灭。虽然现在有很多机构冠以“书院”的名号,实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甚至建国后很多书院沦为了旅游景点。而他要做的,不仅是继承传统,还要有所创新,更要坚持高指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面向现代化、网络化社会培养真正有素养的知识人才。
 
在被问及“这样的办学理念是不是对当下大学教育弊端的反思”时,张炜思索了片刻,回答道:“现在的大学大规模扩招,学生质量下滑,教学水平一时跟不上,就产生了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现象。学生是不能批量生产的,他们必须要有独立的人文精神,社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乎,这座位于张炜的家乡——山东省龙口市的书院成了他生活、创作的家园,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寻找到了“安静的力量”——“我们这儿有安静的自然,有大海和松林。它们也构成了强大的内容,也是力量。大自然有渗透性,参与性。没有接上地气的文字和学问,终归不会有什么惊人之笔”。他希望书院的教职工每天下午都劳动,每人学一门手艺,有人学园艺,有人学装裱,他自己则学木匠。“接上地气”,不就是贴近土地、融入土地最生动的注解吗?
 
就这样,张炜以一个现代人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古代书院的复兴,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版图上璀璨的地标。土地被赋予了崭新的文化意义,也让他的执著守望闪耀出文化创新的光芒。在裹挟而来的物欲洪流面前,张炜以一颗至纯至善之心,静静书写着在土地上守望理想的动人诗篇。
 
《科学时报》 (2011-12-22 B4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