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8 9:03:52
选择字号: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庆祝建院六十周年
 
[科学时报 潘锋报道]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9月27日在京举行“创新发展六十年主题报告会”,庆祝建院六十周年。
 
1950年5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原子能院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一堆一器”的建成和“两弹一艇”的攻关,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60年来,原子能院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放射性计量、辐射防护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培养和造就了60多位两院院士,输送出7000多名骨干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技能大奖、何梁何利奖、部级奖等共1375项。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原子能院院长。
 
60年来,原子能院在核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完成的中国评价数据库第三版,已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列为国际五大核数据库之一。1990年,原子能院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低能放射性离子束实验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1991年,原子能院为我国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首次启动提供了启动中子源棒,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为环境、资源和健康等领域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高功率KrF激光束靶相互作用与激光器性能优化研究,提升了以“天光一号”为代表的试验装置能力,为武器物理、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由原子能院自主设计和建造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今年5月13日实现了首次临界,其主要技术指标位于世界同类研究堆的前列,极大地增强我国在核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以及核工业的综合实力。作为我国“863”计划高技术能源领域最大的工程项目,中国实验快堆于今年7月21日实现了首次临界,快堆的研究和应用对充分利用我国铀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核电、解决后续能源供应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表示,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加快基地建设、做强优势领域、打造优秀团队、大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现代、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原子科学城,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快速持续发展再立新功。
 
《科学时报》 (2010-9-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