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0-8-3 9:28:18
选择字号:
中科院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开班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中科院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高级培训班8月2日在中国科大开班。“中国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论文发表数量2009年已排名第二。然而,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未达到一个大国应有的位置。”这是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在开班典礼上的开场白。
据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介绍,国际组织对中国科学院给予极大希望,但中国科学家和管理专家队伍,整体上与国际科技界的要求还存在距离。去年,他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事局负责人进行过深入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提供给中国科学家与管理专家任职的额度为39位,但目前中国任职人员仅14位。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曾向联合国有关组织推选了数位任职人选,遗憾的是,在推荐的科学家与管理专家中,极少人能符合其工作要求。
据悉,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人员,至少需要具备几项基本条件。除具有相关博士学位之外,还需有在不同性质的多个工作岗位锻炼的经历;除了具有一定科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同时还要求具备团队组建能力与工作协调能力,具有合作精神。而中国科学家或管理专家,往往难以满足其基本条件,无法得到任职认可。
鉴于此,中科院意识到,作为一个科技能力快速提升的国家,中国科技界的国际影响力应得到相应的体现,因此亟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管理水平的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
为此,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与中国科大合作,开展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拟将这一培训打造成一个平台,逐步建立一支了解国际组织运作机制、能在国际组织中有效开展工作的优秀团队。
侯建国认为,中科院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代表性组织,长期参与科技类公众外交。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公众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人员要从各种角度阐释中国国情与政策,表现中国文化;并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对方观点,知己知彼。通过公众外交,可以更加直接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
培训班邀请了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开展讲座。如邀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讲解“中国国家战略理解与主要政策分析”,原驻美大使周文重介绍和分析了当前国际发展形势的前沿动态、解读核心及重大问题的格局等等。
开班典礼后,吕永龙为学员上了第一堂课,讲授国际科学界的各种合作计划。中科院战略规划局局长潘教峰在当日下午作《创新2020,中国科学院的使命》的报告。
《科学时报》 (2010-8-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