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社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仍赖科技进步 |
但科技也并非万能药,消除贫困才是治本之道 |
7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如何喂养一个饥饿的世界》(How to feed a hungry world),文章称,要在2050年实现为地球上所有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这么一个目标,应该不难。但是要在合理的成本内达成这个目标,就要看我们的研究进展如何了——从高科技含量的种子到低技术的农业实践,无不关键。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68亿增长到91亿。一些人开始如马尔萨斯般的杞人忧天了——我们如何养活这些额外的人口?1961年全球人口为30亿,到2007年已经翻了一番还多,但粮食产量尚能跟得上人口增长的步伐——而且目前的预测显示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下去。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场绿色变革——英国皇家学会将其描述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集约化”。这种变革需要我们对农业研究重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新调整。目前我们急需新的农作物品种——具有高产低耗、节省种植成本的特点,或者改良农作物使其能更好地抗旱、抗涝、抗虫害。
同样重要的还有像植物轮作、小农场的动植物共养、土地管理和减少浪费这样无需高科技含量的基础研究。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和实践手段在生产力方面实现可持续性的提高。不过投入资金是个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链的投资需翻一番——达到每年830亿美元的水平,才能应对2050年的挑战。其中大部分需用于从生产到储存、加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那些最贫困和资源最贫乏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集中、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特别需要农业研究给予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对农业耕种进行技术上的彻底改造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配合——不只是生物学家、农业专家和农民,生态学家、决策者和社会学专家也要参与其中。
值得赞扬的是,全球的农业科学家正积极采纳各方建议和观点。在今年三月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首届全球农业研究发展会议上,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聚集商量如何进行农业研究结构调整,向贫困国家的农民提供帮助。但计划的奏效仍需决策者和投资者给予大量的支持。
上个世纪70年代,公共农业研究的开支增长曾达到峰值,在那之后,就逐渐下降。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的投入基本上呈扁平形势,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国家,公共农业研究的投入实际上在不断下降,而那里的粮食需求却很大。
私营公司的研究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去,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多半将目光放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市场上,发达国家的所有农业研究有一半以上都属于私营公司。不过最近,私营公司开始积极参与到公私合作当中,为贫困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帮助。此举让人想起,十多年前医药公司也是与政府合作来应对类似的市场困境,积极开发新药用于那些不被关注疾病的治疗。同样,我们应该对此表示欢迎,并将其推广。
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转基因作物在可持续农业发展手段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转基因作物并非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万能药,尽管其支持者不这么认为。实际上,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为了解决贫困国家的问题。夸大其作用只会让公众对转基因生物更加不信任,他们会觉得这么说其实是在吹嘘,目的是为了将农业私有化和垄断,看中的是它能带来的利益。
科学技术本身也并非解决粮食问题的灵丹妙药。贫穷,而非粮食生产量的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源。目前全球粮食有足够的供应,但大约10亿人仍在挨饿,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粮食。2008年的粮食危机,导致1亿人挨饿,主要原因不是粮食短缺,而是整个市场的反常变化——远远超出供求关系的调节——使得粮食价格高涨,甚至在一些国家引发暴乱,而经济因素对粮食供应的影响方式远不止这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每天要补贴农民大约10亿美元。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很难在世界市场站住脚。
尽管如此,要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富有生机的农业,由此带领人民走出贫困,科学研究依然可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