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鹏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0-7-26 10:27:01
选择字号:
美籍地质学家窃取中国机密获刑 非法测绘案件逐年增多
 
美籍地质学家薛锋因窃取中国国家机密,于7月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据报道,薛锋搜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一些油田的信息和文件,还有一个包括3万多口油井的地理坐标和储量信息的数据库,随后以22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一家咨询公司。
 
7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称,在审理期间,被告人的各项合法权益都得到了保障。并强调这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司法主权不容外来干涉”。
 
此事再次引起人们对测绘领域的关注。据国家测绘局介绍,违法测绘手段呈现隐蔽化特点,2009年,中国共查处了1058起案件,这一数字比2006年翻了一番。而此类案件的发生,多数由于各种利益的驱动,且外国人非法测绘案呈增多趋势。
 
近年来,国家测绘局每年都会通报上一年的违法测绘案件查处情况,以及十大违法测绘案件。统计发现,从2006年至2009年,每年查处的违法测绘案件总数也在逐渐增多。2006年,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查处测绘违法案件571件,2008年升至791件。至2009年则高达1058件。
 
国外借合资合作非法测绘
 
“无测绘资质或超出测绘资质进行违法测绘”、“违法刊登印刷使用地图”是最常见的违法测绘。从2006年至2009年国家测绘局每年都会公布当年十大非法测绘案件,其中都有外国人的身影。其中,2009年多达两件,为近年来所罕见。
 
对于涉外案件增多的趋势,国家测绘局称,从地域上讲,在中国违法测绘的涉案人员国籍由原来的美国、日本,扩展到英国、德国、韩国、印度等。
 
此外,测绘违法涉案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国家测绘局举例说,既有企业、社团组织也有公民个人。
 
从原因上看,国内一些单位或个人由于保密意识淡薄,保密手段原始,或者由于内部保密管理混乱,导致地理信息失、泄密事件不断发生。
 
另外,随着对外开放深入,外国人来华从事测绘活动日益增多,有的国外情报部门、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公民个人打着各种旗号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有的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采取科研与学术交流、旅游、探险、登山、考古等形式在中国境内非法从事测绘活动,有的通过项目合资、合作等形式非法采集中国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的获取越来越简单,传输也越来越便捷,导致测绘违法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
 
“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高精度手持GPS设备,或各类便携式移动定位终端,非法进行数据采集。”国家测绘局表示。
 
非法手段多样 监管难度大
 
涉外、涉军非法测绘事件时有发生,给国防军事安全带来隐患。国家测绘局表示,仅在2009年的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中,就发现和查处了30多起涉外、涉军违法案件,其中某国有大型公司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泄密案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测绘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加大了监管难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测绘系统工作人员说,有些高精度的手持设备,甚至还没有一个排球大,查起来很困难,只能靠群众举报和国家监管。此外,国内一些网民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涉及国家秘密的敏感信息上传、标注在互联网地图上,或者打包为一个整体的地标文件提供下载,对国家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国家测绘局也将于近日颁发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牌照。到2010年底,如果没有取得牌照,但仍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服务商,将会被依法查处曝光。
 
国家测绘局表示,目前,对这些违法行为在监管方式和监管技术上,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传统的监管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需要,这需要国家安全、军队、保密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开展执法工作。
 
提醒 “地理信息关系国家安全”
 
从事数十年测绘研究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分析说,违法测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是完全的特务活动,直接去一些重要的坐标基地测量。
 
对于地理信息的战略重要性,刘先林举例说,卫星图片虽能获取坐标,但是并不知道建筑物的侧面图像、高度,如果有人对着建筑物拍照,就可能从中获取测绘这些信息。“比如巡航导弹要低空飞行,就需要清楚的知道建筑物高度的变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测绘系统的工作人员说,地理信息的窃取,短期中可能看不到影响,但是万一有战争,对我国的安全则有重大的危害。最明显的是桥梁,地图可以看到桥梁有多长多宽,但是不知道它的载重量,也不知道一条河是多深,河底是淤泥还是石头,如果非法测绘测量出这些信息,他们就能知道,这上面是不是能跑坦克等重要信息,并可用于实战。
 
同样在薛锋案中,在媒体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称,如果3万余口油井的坐标信息战时被输入敌方导弹及灵巧炸弹的作战数据链,那么这些油井战时被准确击中的可能性大增。
 
除了这种直接的特务活动外,一些电子地图发烧友无意识的活动,也容易泄露国家机密。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有些电子地图发烧友出于爱好还会实地勘察,帮一些网站、甚至可能是敌对势力,进行野外调绘工作,核实相关地理信息准确性。“可能这些网友很多是无意识的,但也不排除极少数人,受到一些敌对势力的利诱和指使。”
 
新浪研发地图技术经理陈伟介绍,一个月里,最多会发现几十起违法标注军事设施等行为。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