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冲 刘坤喆 刘畅 凌绮 胡翔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7-12 15:59:39
选择字号:
世博会青年周大学生调查:中国青年“开放度”不被看好

 

7月11日,上海世博会青年周落下帷幕。图为谭晶在闭幕式上演唱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歌《世界》。
李建泉 摄)
 

来自英国的大学生在填答调查问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 贺达源 摄)
 
世博会过去的7天属于青年,中外青年在世博园里欢聚、交融、共享,并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未来的良好契机。
 
7月5日—10日,中国青年报社在世博园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相聚在世博园内的世界名校及国内高校的大学生为主体,共发放中文和外文问卷各400份,有208名外国大学生和212名中国大学生填答问卷,所在的学校包括: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伦敦皇家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
 
在青年周闭幕之时,我们将这次调查结果公布。这些来自世界名校的“精英”的看法,并不能推及全体青年,但会成为一面特殊的多棱镜,从一些有趣的角度,映射出中国青年的部分影像,以及整个国家和世界的未来。
 
“外国年轻人通过‘中国制造’认识中国”
 
调查显示,73.4%的外国大学生是第一次来中国。34.3%的外国大学生说将来一定会再来中国,43.3%的人说“可能会”,只有3.0%的人说“不会”。
 
认为世博会在互联网时代已成“鸡肋”的论调可以歇歇了。调查表明,89.8%的外国大学生因为世博会改变了对中国的印象,其中33.0%的外国大学生表示“改变很大”,56.8%的人表示“有些改变”。
 
来自德国汉诺威的15岁女孩莎拉·诺普说,以前她总认为中国人不太友好,来了之后才发现,中国人非常好,和德国人一样和善。但在问卷中“最欣赏的中国人”这一题,莎拉有些犹豫,和同伴儿商量了一下,最后填上了“super-junior”。她不知道,这其实是韩国的一个流行组合。
 
他们关注,但也许并不了解。华东政法大学张释文脖子上一枚小小的银色十字架,就引来一名犹他州大学学生的惊奇目光。“你们中国也可以随便信教吗?”
 
这个“雷人”的问题让张释文领着这名美国男孩搬起两张大椅子,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足足讨论了一个小时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告别时,男孩的神色还带着点难以置信,他留下了联系方式,请张释文一定要给他寄去一本中文的圣经。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外国大学生会选择什么?本次民调显示,“中国制造”以32.4%的选择率毫无争议地成为首选。第二是“人口第一”(22.7%)。接下来还有:熊猫故乡(9.7%)、中国功夫(5.8%)等。
 
“外国的年轻人通过‘中国制造’认识中国,形成对中国的印象。”一名社会学研究者提出。廉价、方便、种类多……“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也许还很复杂,但毕竟已进入到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再没有其他物品、人物,比“中国制造”更深入人心。
 
“争先”,这是香港学生叶浩堃的最大感受。“内地人喜欢赢、喜欢抢先。看这次世博就知道,到处都是推撞、插队。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谦让,不争先?”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多?”一名新西兰女孩有些哀怨地问。她发现,自己永远也挤不上高峰期的地铁。打了一辆出租车,刚把车门打开,另一个人就“嗖”地一下钻进去,然后绝尘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她。
 
在澳大利亚馆,那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不懂汉语,但有一句她们说得特别标准和流利——“慢慢来,不要急。”可这种呼吁收效甚微,队伍还是混乱而拥挤,游客们熟练地见缝插“队”。
 
“助人为乐”是外国大学生对中国青年的第一评价,对中国青年的“开放度”不看好
 
未来10年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是哪个?“中国”和“美国”两项遥遥领先。有趣的是,对外国大学生的调查中,48.8%的人认为是“美国”,34.6%的人选择“中国”;而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中,49.0%的人认为是“中国”,38.6%的人选了“美国”。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沈杰认为,从综合国力上说,中国要在10年内超越美国并不容易。但通过中国学生的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的民族情感和自信心。
 
他说,中国青年身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
 
本次调查中,外国大学生对中国青年的第一评价就是“助人为乐”,占54.8%。其次是“责任心”,49.0%的人认为“强”。
 
对于只在中国逗留几天时间的外国大学生来说,这些印象更多来自于志愿服务同学和活动接待方的主动热情。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外国学生在评价中国青年时,都会拿“小白菜”作为例子。世博会和青年周的动员和组织,展现出了中国青年最热情、最善解人意的优点。
 
在中国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中,认为“竞争意识”强的比例最高,占51.7%。其次是“个性”,43.1%的人认为“强”。
 
中国大学生如何评价外国青年?调查显示,“开放度”排在第一(82.8%),其次是“自信心”(78.0%),第三是“个性”(75.9%)。
 
沈杰说,中国青年之所以自我评价竞争意识强,跟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资源有关。他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环境,有很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
 
调查同时发现,中国青年的“开放度”普遍不被看好。只有34.0%的外国大学生认可中国青年开放度“高”,中国大学生自己认可这一选项的比例只有27.0%。
 
在一个中外学生自由交流的活动中,上海大学大四学生刘晔,刚刚鼓起勇气加入3名犹他州大学学生的谈话,就被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吓”得打了退堂鼓:“海宝是男是女?”刘晔被问的瞠目结舌。“不是应该问问各自的兴趣、爱好、年龄才正常吗?”之后的时间,他都羞涩地站在一边,小口地吸着会场免费提供的橙汁。
 
外国学生在这种场合显然要自如得多。之前谈过话的犹他州大学学生,后来还跑过来送给刘晔一枚学校徽章。美国男生戴夫填完问卷以后,又在背面信手画了一张戴着礼帽、叼着一支烟的男人像。“Anyone(随便是谁)。”戴夫说,他想画画,就画了。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沟通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语言。经过几天的交流,不少外国学生都惊讶:“你们中国人怎么英语都说得那么好?”
 
“中国青年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却没有一种舒展的方式去把这种愿望释放出来。”沈杰说,所谓舒展的方式,就是跨越人格的障碍,把交往的对象想象得平等,没有防范,更透明。
 
沈杰提醒,我们现在都强调社会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却没有建立心理的现代化。我们的内敛、防御性心态非常明显。社会的发展,也包括精神人格的培养。青年一代,更需要建设自己的内心。
 
在中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当问到是否会和这次认识的外国大学生保持联系,52.8%的人表示“会”,12.7%的人表示“不会”,34.4%的人表示“不知道”。
 
“家庭美满”和“生活自由自在”成为中外青年对人生幸福的共同理解
 
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中外青年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对外国大学生的调查中,排在第一的是“家庭美满”(41.3%);第二是“生活自由自在”(30.8%)。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同样是“家庭美满”和“生活自由自在”,分别为34.5%和31.1%。
 
两份调查中,“事业成功”、“受人尊敬”、“富裕有钱”等选项的选择比例均不超过10%。
 
采访中,中外学生也表达出了相似的观点。
 
“德国有句老话叫‘幸福不需要金钱’。很多没什么钱的人一样可以很开心。”德国女孩纳迪恩说,我们把自由看得很重要,绝不愿失去自由。
 
在叶浩堃看来,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跟家人朋友爱人和睦相处,然后身体健康。他喜欢自由、不刻板的生活,不能忍受每天都在干同一样事情。
 
家在江苏南通的澳门大学学生管梦麟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尊敬父母,对自己的夫人孩子好。买一套房子,努力工作,也要照顾家庭、照顾父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调查中差异同样明显。外国大学生把“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当做人生最大幸福的比例只有2.5%。而在中国大学生调查中,这一选项排在第三,有16%的人选择。
 
“能够把这一点当做最大幸福,说明这已经内化成为我们青年的价值观。”沈杰说。
 
这一点也体现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外国大学生对“国家未来”乐观的有66.7%,对“城市生活未来”乐观的有48.2%,对“个人未来”乐观的达73.7%。
 
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则显示,对“国家未来”乐观的有67.5%,对“城市生活未来”乐观的有52.4%,对“个人未来”乐观的只有58.7%。
 
中国青年对个人未来的乐观程度更低,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彦表示,我们用几十年就完成了别人用几百年完成的事,制度建设上会有不适应,这一点就敏感地体现在了青年的心态上。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不了解青年就等于不了解这个时代。他们最能反映我们的未来。”他说。
 
沈杰在他写的《“90后”:新时代变迁的风向标》中将“90后”的特点归纳为:更理性化的一代、更人本化的一代、更个性化的一代、更世俗化的一代、更娱乐化的一代。本次调查显示,85.3%的中国学生认同“90后”“更加个性化”,76.3%的人认同“90后”“更加娱乐化”,58.3%的人认同“更加人本化”,47.2%的人认同“更加世俗化”,仅38.2%的人认同“更加理性务实”。
 
在“90后”的问题上,中外大学生的态度基本一致。64.7%的外国大学生承认,比起“80后”、“70后”,“90后”青年有明显的代际特征。仅14.6%的中国大学生认同,“‘90后’与‘80后’、‘70后’区别不大”。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刘俊彦,总记得小时候一日三餐玉米面加咸菜的日子。“那时候要什么都没有。‘90后’的成长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小生活优越,从没感受过物质的匮乏。信息化社会又让他们视野开阔、信息来源丰富。但‘90后’看到的东西虽多,却缺少生活体验的深度。”
 
1987年出生的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四学生迈克尔·勒文说,他12岁时,互联网才开始流行,14岁时,手机才日渐普及。他认为“90后”的特点在于,他们对使用高科技产品更司空见惯,因为他们从差不多懂事起就已经被高科技所包围。
 
1993年出生的德国女孩纳迪恩·格拉吉斯则认为“90后”和“80后”、“70后”没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更年轻的人可以充分享受生活,稍年长一些的人就要承担责任,开始品味生活的烦恼了。”
 
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分析的,“90后”身上更多地体现出时代的特征,这20年,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全面渗透的时期。互联网的发展,更加速了代与代之间的分层。“代沟”一词越来越多地挂在年轻人的嘴上。
 
迈克尔·勒文是耶鲁Whiffenpoofs男生合唱团的团长。他们合唱团从2010年5月初开始要在3个月内在17个国家巡演。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虽然语言、风俗各不相同,其实各国青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学习上都挺努力、也都爱逛街、泡吧、在餐馆聚会,也都对“世界杯”着迷。他觉得,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全世界的青年也越来越差不多,“90后”尤其相似。
 
他们都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调查显示,外国大学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娱乐选秀”(43.3%),其次是“体育赛事”(33.5%),第三是“电视剧”(32.5%)。
 
中国大学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国内国际新闻”(50.0%),其次是“名人访谈”(42.9%),第三是“体育赛事”(39.6%)。娱乐选秀只占“21.2%”。
 
沈杰说,比起消费娱乐文化为主导的西方青年,中国的青年显然更理性,这种理性也体现在他们选择层次的丰富性上。中国青年显然有着更为丰富和完美的心理维度。一个现代化正要起飞的民族,正需要这种心理作为支撑。
 
他描述了这种“完美”的心理维度:他们既有为公奉献的一面,又有娱乐消费的一面;既注重事业成功,又注重生活自由;既生活在竞争社会,又生活在全球化的社会。每天8个小时以内,他们也许生活在这个高速竞争的无序社会里,疲于奔命;8个小时以外,他们又能进入全球化的世界里,他们可能在酒吧,和全世界的青年为每一个进球振臂欢呼。
 
“这些数据就像一个很小的孔,透过这个孔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未来。”沈杰说。(调查设计:马明洁 李涛 韩妹;翻译:刘坤喆;协助调查实施:中国青年报世博青年周报道记者组和校媒记者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