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筠 姚瑶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0-5-10 10:11:44
选择字号:
北大医学部被指用流浪猫做实验 校方称将调查

北大医学部药理学系实验课上,学生正在用猫进行实验。该实验用猫被指来源不明。 蓝筠 摄
2010年4月中旬,有读者报料称,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课的实验用猫来源不明。记者随后旁听了该院一堂药理实验课。课上,实验老师透露实验用猫从猫贩子手中购得,称“可能是从郊区抓来的野猫”。该说法获得实验准备室老师的证实。
对此,北大医学部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表示,学校的动物实验均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进行,对相关情况将进行调查。
暗访
“野猫”未消毒麻醉后实验
根据报料人提供的线索,记者以旁听生的身份,亲历了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降压药作用机制分析”药理实验。
实验猫脏兮兮散发着骚味
这是一只不到3公斤的猫,记者最初见到它是在实验准备室外的一个麻袋里,麻袋微微抖动着。随后,它和一只木箱子一起被拿进实验准备室,木箱约半个鞋盒大、顶部和侧面有开口。
报料人介绍,这种箱子是专为麻醉猫设计的,实验管理员可通过侧面的开口,给猫注射3%的戊巴比妥钠(一种麻醉剂)而不被其抓伤。
再次见到这只猫时,它躺在实验室的操作台上,四肢被绳子固定,上下颚被分开,固定在一只铁环上。因为麻醉剂的作用,已经睡熟了。
与其他实验动物不同,这只白猫脏兮兮的,皮毛板结了,散发着骚味。
“老师,这猫哪来的?这么味儿。”不止一个学生问道。据了解,此前,他们都是从实验动物科学部领来实验动物,虽然也有特殊的气味,但从没像这次这么浓重。
实验老师透露,这些猫是从猫贩子手中购得的,“可能是从郊区抓来的野猫”。
对此,实验准备室的管理员予以证实,其表示“只要一个电话,专门卖猫的人就会将猫送到学校。”
据动物保护组织介绍,北京已少有真正的“野猫”,猫贩子所逮的大多为流浪猫。
仅少数学生戴手套实验
这堂课共有两只猫“被实验”,除去白猫外,还有一只是花猫。学生被分为两组,每组近10人。其中,少数学生戴着胶皮手套。被问及实验前是否对猫进行消毒或免疫处理时,实验管理员摇摇头,称“麻醉后就直接送过来了”。
实验开始。首先进行气管插管,一学生剪去猫颈部的毛,露出粉色的皮,隐约可见皮下细小的血管。
随后,手术刀在猫颈部正中切开一道长约10厘米的口,气管被分离出来,在上面作一“T”字形切口,插入气管套管,结扎固定。同时,在猫的左侧后腿股沟处,切开约3厘米左右的口,实验药剂和生理盐水通过股静脉插管输入猫的体内。
猫尸体被装进塑料袋收走
在分离颈动脉和交感神经时,猫的身体开始上下抽搐,直到再次被注入小半管麻醉剂,抽搐才停止。
实验继续。一根细线穿过猫的右眼瞬膜(一种半透明的眼睑),与正上方测量血压的传感器连接。跟着,学生通过电极刺激猫的交感神经,观察其瞬膜收缩及血压的变化,记录下实验数据。整个实验进行了约两个半小时。
实验结束后,一名学生在猫的后腿注射空气针,确认猫死亡。随后,一名保洁员将猫的尸体装进塑料袋收走。保洁员称,尸体将与其他实验动物一起焚烧处理。
追问
1 为什么一定要用猫做实验?
实验老师在课堂上解释,“降压药作用机制分析”是通过动物瞬膜的实验反应,验证降压药的原理及作用机制。实验可选用猫、狗或兔子,其中猫的瞬膜形大且反应灵敏,是进行该实验最适合的动物。狗和兔子虽然也有瞬膜,但形小,用药后变化小,所以一般不选用。
“猫瞬膜实验是降压药的一个经典实验模型。”北大医学部药理学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称,几年前他读本科时,也是用猫做同样的实验。
记者查询发现,根据2009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结果,北大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经过北京市科委批准的实验动物有大、小鼠等四种鼠类,兔、犬和猴,名单中并没有猫。
2 为何不使用正规“实验猫”?
“整个北京市几乎没有供应实验用猫的。”北大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常见的实验动物为鼠、兔以及少量的狗、猴,买不到实验用猫。
记者通过北京实验动物信息网查询,共有10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除一家为实验动物笼具生产企业、两家无有效联系信息外,其余7家均表示无实验猫供应。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为北大医学部供应实验动物,其销售部人员称,由于需求量太少,生产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不愿生产实验用猫。此外,公司的鼠、兔等实验动物品种都由美国引进,但目前国外实验猫的品种也非常少。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实验用鼠、兔、狗等的国家标准都已设立,但尚无实验用猫的标准。这一说法得到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的证实。
3 用流浪猫是否存安全隐患?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的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动物。“来源不明的猫,身上可能携带病菌和微生物,且可能传染,致人畜患病。”
一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猫来源不明,又未经过免疫、消毒,人一旦被其抓伤、咬伤,就很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该业内人士分析,药理学实验可分几个阶段,对于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非纯种的动物也能满足要求,但消毒和免疫是必须的。如条件有限,则操作者必须佩戴胶皮手套,并防止手上有创伤。
4 今后实验可否换用替代品?
北大医学部药理学系一位带实验课的老师坦言,实验室所用猫的来源确实存在问题。因涉及动物伦理及猫来源的安全性不高,系里四五年前就考虑过取消实验,但一直未成行。
“基础医学学科将进行教改,配合教改,系里决定取消这项实验。”这位老师说,教改后,将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类的实验,验证性的实验则会在课时上有所减少。
该老师表示,以后将改用大白鼠进行降压药方面的其他实验。“大白鼠动脉无创测血压装置都已经购置好了。”
回应
校方:将到相关院系进行调查
北大医学部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盛老师表示,学校的动物实验均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进行,“不可能存在用流浪猫做实验的情况。”
当记者表示曾旁听相关实验课程时,盛老师称会到相关院系进行调查,但具体信息需经校宣传部发布。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能从校方获得相关调查结果。
部门:若经查实将责令停止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称,在全国范围内有生产实验用猫的单位,但就目前的登记情况来看,北京市并没有这种单位。
该人士称,用来源不明的猫进行实验不符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若经查属实,将责令停止违法活动,甚至吊销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