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德宏 李聿 黎锡银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0-4-23 12:59:09
选择字号:
院士名家热议科学实验班:科学人才首先是全面人才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十一学校将举办国内首个高中“科学实验班”。首届科学实验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毕业出口、课时安排、招生方式等多个方面都进行独具特色的设计与探索。十一所学校这一改革之举引起教育界、家长乃至社会多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近日,部分中科院院士、清华北大的资深教授专家都对科学实验班发表真知灼见,在赞赏这一创新做法的同时,这些业界的名家大腕还为科学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刘竹生
 
“科学实验班的探索值得去做”
 
“我认为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的探索值得去做。”谈及中小学教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刘竹生谦称“不太在行”,不过对比目前教育体制不利于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他认为十一学校的这种探索是值得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在研究院和年轻人一道从事科研时,刘竹生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现在大学培养出来的不少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研究问题,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普遍存在动手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实验中连改锥、钳子都不会使用。这些学生理论知识很好,但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和他们在学校学习、社会实习中所受的培养很有关系。”
 
刘竹生认为,科学实验班不是让学生发明或研究什么东西出来,而应是启发这些对科学具有兴趣的孩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性和能力,“创新性人才关键在于培养这种敏锐性和科学的工作方式。”
 
他还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分享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科学探索的心得和建议。他的小外孙对科研很感兴趣,积极参加区里科技馆的科研活动,好几次前往北京密云水库取样调查水质状况,并上北师大实验室进行化验,还撰写科研小论文。他发现,虽然只是初中生,孩子在很多地方都有进步,视野更加开阔,碰到问题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学会组织撰写论文。
 
“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孩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竹生同时建议,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探索时,也应当适应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招生考试体制,从而打消家长们可能存在的顾虑,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得到家长和社会支持。另外,学校还应把科学实验班的理念和培养模式主动向社会宣传,让更多人能够了解。
 
作为航天科研界的著名科学家,刘竹生十分乐意今后能和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一起交流,并邀请实验班学生有机会前往参观航天博物馆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界非常需要尖子人才,如果通过交流,实验班的一些优秀学生将来热爱航天、投身航天,这是一份特殊的贡献。”刘竹生笑着说。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
 
“我对科学实验班的毕业生有信心”
 
“十一学校开设国内首个科学实验班,这是很好的事情。”在谢维和教授看来,开设科学实验班是一项符合科技和科学人才培养的举措,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向往、理想和追求,这是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科学家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其重要原因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志向,这是促使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的不竭动力。“兴趣的培养和养成,基础教育发挥的作用比大学更重要。”
 
“十一学校校长和老师有这种眼光开办科学实验班,这体现出他们对时代发展、对科学本身的信念,也包含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 谈及十一学校率先开设科学实验班,谢维和使用了“赞赏”一词。据介绍,现在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校长和教育家都抱怨,最优秀的大学生都去选择金融、商业、法律等专业,而不愿去学科学。目前中国教育也存在类似情况的苗头。高中生把将来的就业看得很重,愿意选择金融学、经济管理等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很赞赏,这体现出十一学校校长和老师的信心与责任。”
 
针对科学实验班毕业生的去向,谢维和教授表示,高校将来是否有可能专门选择这样的优秀学生?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一步推进,应该说有一定的可能性。当高考制度今后出现新的改革和调整时,可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了新的进入高校深造的通道。
 
“我对科学实验班的毕业生有信心。” 谢维和说,经过三年的系统和科学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上将形成自己的长处,在高考中也会非常有优势。另外,这样一批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时也能体现出优势,大学肯定会注意到这点。
 
这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建议,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验班不能对每个人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因此实验班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发现他们自身的特长,老师们应帮助学生了解并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其次帮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性,如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计划和控制能力等;另外实验班还需要防止一种现象,即人才培养不要偏颇,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兴趣、培养个性,因此科学实验班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很有必要。
 
谢维和认为,创新人才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应有机地、有设计地和大学教育进行衔接,尤其是重点中学更应考虑和大学的衔接。清华大学欢迎科学试验班的学生前来学校参观体验,还可以在学校相关部门协调下,进入清华高水平的实验班进行科学探究。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林群
 
“希望能去实验班教微积分”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林群院士告诉记者,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的开设令他很受鼓舞,中学生的思维很有跳跃性,应该对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中学生对学习应该有激情和信心,再加上良好的学校环境,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出现。
 
在了解了“科学实验班”的诸多特色后,林院士认为这一做法非常符合国家在教改方面的要求,“我一直跟中学生、中学教师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我跟好几个中学生保持电子邮件的联系,他们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对于他们的教育,不能拘泥于传统。”林院士说现在很多中学生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他认识的中学生有的甚至可以给大学生讲微积分的课,而且跟研究生交流也没有问题。
 
怎样做到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水平?林院士认为要兴趣先行,“得有激情”。而“科学实验班”特色之一,正是设置了动态的“班内模块”。“我相信能进这个班的孩子都是有激情的,而不是靠压力。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取得进步,才是目的。”
 
有了激情,还得有信心。林院士告诉记者现在是个娱乐化的时代,明星、地产大亨很能抓人眼球,但孩子们的理想绝不应该是只成为这些人。而应该像博尔特那样,“永争第一,为国争光。”林院士同时指出,现在的中学生水平很高,自己就看中几个,“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以现在中学生的水平,诺贝尔获得者很有可能出现。”
 
除了学生自身得有激情、有信心,学校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拔尖学生“需要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得选好的教材,有了好的教材,也得好好讲,力求原汁原味。我马上要出版一本书《写给高中生的微积分》,就很希望在这个‘科学实验班’实验,我愿意去给他们讲几堂课。”林院士也表示期望这个班的孩子能成为杰出人才和大家。
 
在采访的最后,林院士一直强调希望去给“科学实验班”的学生教微积分,想要自己也参与到北京十一学校这一开创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去。
 
北大 院副院长昌增益教授:
 
“科学人才首先是全面人才”
 
针对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向,北京大学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昌增益教授对十一学校举办的“科学实验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大加赞赏。
 
昌增益教授肯定“科学实验班”会让孩子们在智力上能有所提高。他了解到“科学实验班”的每名学生会有三名导师,表示肯定。据悉,“科学实验班”的专任教师与学生比将达1:4,以保障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关注。学校发挥优秀教师资源优势,为每名学生配备3位导师,包括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成长导师”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教师担任,指导学生养成优秀的个性品质;“学业导师”由学术专长的博士、硕士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构建全面的科学素养。此外,学校还将从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特聘知名教授担任“学术导师”,发现学生的特点、专长,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志趣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有了这样一套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类似的‘科学实验班’西方也有,是很好的方式,可以鼓励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是自我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昌增益教授强调,“实验班应该培养出科学冒尖、做出好成绩,全面的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科学人才必须是全面的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昌增益建议,实验班可以增加事业、人生方面的讲座,告诉他们怎样面临挫折,怎样跟人打交道。中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应该要为以后的路铺好基石。也只有全面发展了,在以后才能更好地做学问。
 
在采访的最后,昌增益教授希望“科学实验班”的孩子们能得到全方面的训练。“希望他们在事业观、人生观上比其他同学更深刻。希望他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家长、老师、学校合力帮助孩子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科学实验班的十大看点:
 
实验班课程个性化
 
三导师制,师生比1比4
 
多元出口确保质量
 
四学期制,每年两个小学期为实验考察学期
 
设立经济学方向的学习模块
 
学分制,在2-4年内取得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长短课制,设三种课型
 
特别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包括美国著名大学预科课程
 
重视学生人格养成与评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