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芳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0-4-13 13:43:52
选择字号:
杨焕明院士回应《自然》社论:绝不反对科学家拿博士学位
 
4月11—12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办的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教育部高教司、广东省教育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近5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基因组科学人才的新机制与可行性。
 
教育部高教司兰利琼博士表示,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并高度赞扬华大基因研究院所取得的系列重大成果,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将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深入探讨的联合办学模式进行推广,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会议期间,多所与会高校对华大开展基因组科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表现出积极合作意向,为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基因组科学人才新机制的探索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从深圳华大研究院获悉,2010年3月15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东南大学创新班学生加入华大。3月19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加入华大。创新班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记者从深圳华大研究院获悉,今年1月,该院与武汉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第一批12名学生于3月9日加入华大。3月15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东南大学创新班学生加入华大。3月19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加入华大。创新班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背景
 
3月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Do scientists really need a PhD?),文章以深圳“华大基因”(BGI)模式为例,分析了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间的优劣。
 
文章说,不同国家间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差别。美国和欧洲长期以来认为,学生需要完成多年的研究生训练后才能全职加入产业界或学术界最重要的研究机构。而在亚洲,科学界倾向于重视定向的、应用性研究,对于学术研究生训练就强调得较少。这种方法最极端的例子要属BGI。
 
就《自然》看来,BGI的这些研究人员聪明而自信,年轻却极为有经验。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计划进行研究生学习。那么,这些“发育”中的科学家如此一心一意地聚焦于测序技能,会不会让他们吃亏?答案并不明晰,这种模式也许真的能够产生未来的有活力的领导人物。
 
文章最后说,考虑到西方学术培养不断增加的严格程度和时间长度,BGI模式也许值得认真考虑。如果BGI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它对于基因组学创新性方法和教育及培养来说都将是一个典范。
 
回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杨焕明:“我仔细读了《自然》的社论,把我们写得比我想的还要好,但题目糟透了——科学家还需要博士学位吗?我们绝对不反对科学家拿博士学位,我们对学生说,还要让你们拿到学位。当然,他们拿学位在具体操作上太容易了,很多大学都对我的学生说你们到我这里来吧,我给你学位。很明显,他们现在的水平比一些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的水平已经高了。”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小宁:“不是科学家不要博士学位,是没有博士学位也可以参与重大科学研究,并作出贡献,提前参与重大科学研究可以更快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一种精英式教育,不能推广到所有本科生。”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李松岗:“它(创新班)至少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不是所有人才培养都要走我们这条路子,但至少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补充方式。”
 
纵深
 
在研讨会上,对去年起引起广泛关注的“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以下简称“创新班”)的探讨显得颇有意义。当这个创新班中越来越多的在读本科生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时,人们的评论、猜测、怀疑、担忧也紧随其后。
 
华大:创新班学生拿博士帽更容易
 
2010年3月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登社论——《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这篇文章在国际范围内产生的影响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杨焕明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最近到欧洲访问了5个国家,华大第二代、第三代骨干作了三场报告,访问的大约10个单位没有一个不问这个事情。他们关注的是:这是不是真的?”杨焕明在会上说。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就当面问第三代年轻人罗锐邦:你真的是21岁吗?
 
年仅20岁的本科生罗锐邦2009年12月就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论文,同样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的还有创新班的多位同学。
 
年轻的科学小牛人们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创新班学生以后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会怎么样?知识面会不会太窄?大学生做出的这些科研成果是不是低水平的,如果是高水平的还要科研人员做什么?创新班的培养模式有没有普遍性?
 
杨焕明担忧,把创新班的培养模式和学生们置于全国甚至全球媒体的关注下未必是好事,暴风骤雨会把新生的幼苗折断。“一定不要轻易说一个玩意是新生事物,说它是新生事物首先是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它是新生事物,我们应该想怎样给它培点土、浇点水、施点肥,没有整个社会的支持,这个工作是做不下去的。”
 
“创新班不是一个温室。”已近60岁的杨焕明对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华大的“第三代骨干”充满信心,认为学生们的接触面比很多教授包括自己更广,学生们上网找答案的速度比自己更快,每天接触的人也是“三教九流”,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难自然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与很多人的交流直接培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华工:创新班是一种精英式教育
 
“到目前为止,创新班的同学90%以上都参与了大科学研究,其中有一些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和待达标论文中成为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小宁在公布这个数据后,紧接着强调学生到华大并不是追求发表文章,而是更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为未来培养、造就和储备一批人才,而且能让他们在全球引领更新领域的发展。“所有同学最大的收获是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快的发展。”
 
“不是说科学家不要博士学位,而是强调不要轻视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参与大科学研究,并且可以做出实际成绩。另外,提前参与大科学研究可以让他们更早地拿到博士学位。”王小宁提倡“学术无起点”,这个观念被很多创新班的学生推崇。
 
王小宁也强调,这是一种精英式教育,肯定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合适,创新班的有些同学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不是所有运动员天天训练就一定能拿金牌,不是所有人天天唱歌就能当歌唱家,我们更注重个性化的培养。”他认为,国内大学目前还是要采取精英和职业教育培训双轨并行的方式,一流大学中精英教育的受试者比例要大,但也要考虑一部分就业导向型同学的诉求。
 
与会的南京大学博士钱柱中告诉记者,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并不少见,只是并未成为主流。为什么华大与华工之间的合作培养引发了如此多的关注?王小宁说,华工提供了种子,华大提供了特殊的土壤,这家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基因组中心,起点高,开花结果引人瞩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