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锦堂退休后仍在做学术工作。(家属提供)
海拔5000米高的祁连山上,年过花甲的潘锦堂仍然带学生出野外考察。
广州市银河烈士公墓长眠着很多无名英雄,他们的一生浓缩在一块墓地或一只盒子里,但他们的功绩流传在人世,生生不息。
潘锦堂的学生遍布全球,他们为老师建了
拜祭网站;他的女儿正在广州奋斗,目标是为父亲买一块墓地。对于一生清贫的知识分子来说,广州的墓地确实太贵了。
4月5日,银河烈士公墓,张女士抱着亡夫的骨灰,小心地放在石台上。骨灰落稳了,她的眼泪也滴落在台子上。“每年都来祭奠他,他知道我们有多爱他。”眼泪一串串掉下来,张女士颤抖着点燃了香烛,蠕动着双唇向亲人陈述哀思。
骨灰盒里长眠着一位老科学家潘锦堂,在走过73岁生辰的第三天,在美丽羊城的一个冬日,他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亲人。潘锦堂的女儿在广州奋斗,她说墓地太贵了,父亲虽然离世五年,但现在还是买不起。
家贫挖草药换钱缴学费
潘锦堂,193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市潘集寨的一个农民家庭。和现在的学生相比,他的求学道路布满艰辛。张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丈夫家里并不支持他读书,小学毕业后,为了到省城读书,他要靠自己挣足所有的学费。山里的孩子热爱花草,尤其是知道某一种植物可以晒干后卖给药铺,10多岁的小锦堂就穿梭在山间,挖药草、晒草药,换来的钱不仅可以缴学费,还能贴补家用。
房地产大鳄潘石屹也是潘集寨人,更巧的是,潘石屹的父亲和潘锦堂曾是同窗。说起这个同学,潘石屹的父亲不胜感慨,“他很刻苦,能靠自己读到大学毕业,不刻苦,想都不敢想!”1956年,潘锦堂在天水市参加高考,富人家的孩子都定下考场外的酒店,他只能求老师让他睡在考场,条件是打扫卫生。
青藏高原度过艰辛岁月
“爸爸就是拼桌子睡考场上了大学,为了省路费,他的第一志愿是兰州大学,第二志愿才是北大。”潘锦堂的小女儿天天说。1961年8月,潘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并主动申请走入大西北,成为中国科学院分设在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一名植物分类研究人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础科学研究无名无利,在青藏高原的高山险坡上,潘锦堂几十年如一日,度过了最难忘的青春岁月。经过多年的努力,从寂寂无名的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研究员,并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学术特等奖”,从而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业领域带头人,潘锦堂走过了一条别人难以想象的路。
病重时都不让家人担心
2004年12月24日,一个普通的冬日。离休后随子女定居广州的潘锦堂像往常一样出去晨练,回来后脸色苍白。“爸爸不说他难受,现在想起来,他在晨练时就已发病了。”他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一生刚强,尤其是老年后,还很爱面子,一直“标榜”自己身体健康,即使平时有小病,也悄悄吃药了事,从不跟家人讲,“他不想示弱,不想我们觉得他老了、弱了。”
回想父亲的离世,张女士和两个女儿唏嘘不止。“他说休息一下就会好,我剥了桔子放在他手边,他就靠在床头,让我们做自己的事,不要打扰他。”张女士啜泣着说,两个女儿都进去看过他,“大女儿还贴着他的脸,问他要不要去医院。”谁也没有想到,如山一样挺立着的父亲会突然坍塌,“听到父亲喊了一声,再进去的时候,他就再没有醒来。”泪水从祭拜者的眼里涌了出来。
特写
女儿本想留国外工作 被父亲电话“训”回
小女儿天天告诉记者,她最后悔的是从未对爸爸说过“爱”。“他一直很严厉,我从国外被他‘训’回来工作。他以为我一直不开心,其实没有,我真的很爱他,但我从没有告诉他……”天天曾在加州留学,毕业后想留在国外,但父亲硬是打电话“训”回女儿。“他说国内需要人才,学到了东西,就要回国做贡献。”天天说,被父亲“骂”回国的不止她一个,“有个爸爸的学生,现在是中科院的首席研究员,也在是否回国的关口上,被爸爸的电话召回来的。”
逝者档案
潘锦堂(1933—2004),男,生于甘肃天水市潘集寨的一个农民家庭。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1983年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颁发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曾任青海植物学会第一、第二和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1983年被聘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潘锦堂研究员多次参加青藏高原的草场植被、藏药的考察和植物采集工作,长期从事虎耳草科的分类学研究,足迹遍布整个青藏高原。
潘锦堂曾获多项省部级奖励。退休后仍然从事虎耳草科的研究工作。为青藏高原生物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