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 9:44:31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2010年高等教育的四个期待
  
新世纪转瞬已过去十分之一,2010年在不经意间悄然到来。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规模的扩大。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是340.9万人,2007年为1884.9万人,10年增加了452.9%;1998年研究生在校生数为19.9万人,2007年为119.5万人,10年增加了500.5%。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如此膨胀,使得系统中旧有问题更加凸显,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系统中人都有捉襟见肘之感,也因而使得高等教育持续成为舆论焦点。2010年的第一个期待,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保持2009年的水平,或者有所减少,这样大家才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思考和解决已有问题,使得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能够成为对社会进步发挥积极而非消极作用的因素。
 
2010年的第二个期待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膨胀的浪潮中,中国科技大学异乎寻常地保持了规模稳定,校长朱清时因其坚守和对大学理念的持续宣传赢得了广泛尊重。朱清时说,“我对中科大最大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这是无为之功。在其1998~2008任期中,朱清时一直没有停止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十年办学经验和不断的思考使其将高等教育的病因归于大学行政化,并开出了古老而新鲜的药方: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2009年9月深圳市聘请朱清时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于是有机会对症施药,按其理念创校前行。在未来的五年任期中,他仍需披荆斩棘,才能因“有为”再次赢得尊重。南方科技大学尚未成立已经成为多重意义的负载,朱清时在2010年的踏实工作值得期待。
 
2010年的第三个期待是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和承认大陆学历。有关这方面的朦胧消息,在过去数年不断激发着大家的憧憬,但按侯宝林先生的话说,“靴子还没有掉下来”。2009年11月17日,台湾当局“教育部长”吴清基表示将争取在2010年6月前开放,并提出了41所拟承认学历的大陆高校名单,2010年6月这个时间因而值得大家特别期待。
 
台湾承认大陆学历首先有利于大陆高校赴台招生,因为台湾学子在大陆学成后将可以返台正常就业;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将给大陆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提供新的升学选择,有利于两岸青年更加深入地彼此了解,对于未来的两岸意义深远。目前初步的政策提案中,台湾的公立大学如台大、新竹清华、交通大学等还不能赴大陆招收本科生,这是目前的遗憾。如果他们也加入对大陆优质生源的竞争(高考乎?自主招生乎?校长实名推荐制乎?),不但有利于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进步,更加有可能在大陆动摇清华、北大两校独强的不正常局面,为中华民族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相关政策的决定权不在大陆方面,但2010年6月之前大陆除了简单期待外,还应当在各方面积极准备。政府层面可以加强与台湾当局的沟通协调;41所高校要有意识地增加在台湾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同时秉持开放而非封闭的心态(封闭=高校把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继续留在本校读研),积极向学生介绍和推荐台湾高校的研究所;中学也应当积极向学生介绍台湾高校的情况,为台湾高校的招生和宣传提供各种便利……只有准备充分,政策开放后两岸的深入交流才能水到渠成。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期待,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能尽早公布。《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肇始于2008年8月29日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由那时到现在,一年半时间已经过去。2009年1月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续梅说:“这个《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第一个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即使2010年出台,其时效已经减少到11年了。
 
如果我们把正在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比喻为生长中的人体,高等教育系统则是人体的一个部分。如果这个部分短期生长过速,整个人体会不舒服,从医生的角度看这个部分是生病了。《规划纲要》可以比作一个整体治疗方案,包括内部调节和外部用药。《规划纲要》如果能理清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理清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间的相互关系、理清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高教系统的病情即使不能立刻好转,也会给大家以进步的信心和方向。
 
《科学时报》 (2010-1-12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