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当然,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构建合理的高教结构模式
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应该是分层次的,同时也是面向社会需求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中专、技校,高职、高专,加上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合理的比例,将来毕业生的出口也就呈现出多元化,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以求达到国家、家庭、受教育者本人“三赢”的最佳结局。
在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之下,没有必要贪大求全,应该强调高等学校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应该有一定的规模,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还是有没有特色和高水平的师资。现在往往追求大而全,通过合并、扩招,学生达到多少万人,校区面积达到多少万平方米,学科门类求全(文、理、工、医、农、艺样样都要有),有些没条件的理工学院也要创建文科、医科等;一些特色学院改成了面面俱到的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结果反而丢掉了传统优势和特色,降低了水平。因此,建议今后适当控制高校的规模扩张,以提高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突出特色为高校发展的特点。对高校建设的评价与“考核”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建设更多规模适当、教学科研水平高、特色突出的高校。
进一步加大对高教的投入
在多元化筹资机制中,财政拨款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仍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力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时也相应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此外,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增加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高校都有私人捐助的大量基金。我国应从税收政策、社会舆论等方面着手,鼓励富豪和大企业捐助教育事业,提高捐赠公益事业的企业在人民中的声誉和品牌效应。要客观评价高校对不同教育项目的收费。高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面对广大学生的基础性本科教育(很多硕士生也是如此),一类是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型教育(主要指博士生),还有一类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职业型教育,主要包括EMBA、MBA、法学硕士等等。
最后一类显然不同于前两类,一是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二是这种教育本身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的收入。国外大学对这类学生普遍按照市场化原则收取高昂的学费,以此作为教育收入的一种补充,而我们现在把这类学生与前两类学生相提并论显然不合理。对高校的不同学生和教育类别需作合理区分和定位,需要控制收费的,进行必要的控制与管理;可以市场化收费的,允许市场化收费,而不是一刀切地定义为“乱收费”。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在我国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没有大的变化。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学校行政领导与师生的关系,往往重管理、轻服务。上级管理要求多,各种条例越来越具体、严格,各种检查评估也是轮番不断,而为学校设想的服务却考虑较少。学校行政领导对师生也是管理多、服务少。有些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分,行政过多干涉学术。
今后应对高校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关于校长人选的任免,可由目前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免改为由本校师生员工推荐,再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审查、任命。要提高教授的地位和权力。办好一所大学,关键在教师,尤其是教授这一阶层。他们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要想办好高等教育,除了优秀的师资力量,还要有一支精干的、甘于奉献的管理队伍。目前高校对这支队伍的定位尚不明确,虽然在职称评定上有研究员系列,但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与真正从事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紧密挂钩,因此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改进高校评估工作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应是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而现在往往以评估检查为中心。学校院系领导的精力大部分用于应付或参加各种评估检查、申报工作,少有精力抓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许多高校在评估检查、量化统计的压力下甚至不得不弄虚作假,不正之风盛起。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评估的初衷,必须进行深入反思,并作出改进。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采取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利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扬自身的办学特色。
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大学因其自身特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估。对于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提炼和总结,包括传统、特色、教育观念、教学改革、培养方案等。而对于一些办学时间还不长、基础稍差的教学型大学,应更多关注基础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分类评估不仅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上,也可以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上,如对有的学校可以采用随机评估、通过网上审查材料方式即可,有的学校则采用固定周期评估、通过现场考察方式进行。
给大学的人文学科发展赋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性。可是目前大学的人文学科完全在模仿自然科学,评价体系一样,学生做论文、教师做课题,也都在模仿自然科学的体制、标准和运作方式。这种完全模仿对人文学科的发展是有害的。大学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人文理念的培养,但目前的大学没有给人文学科的学者以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保持个性特色的余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学没有给社会做出一种表率,没有对知识提供一种信任,没有从以知识为精神主导的意义上给社会提供一种范本。当前大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只是制度化的措施,然而人文学科“传帮带”的传统非常重要,在人文学科中重新强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慎重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仍不失为一种最公平的选拔制度。目前对我国高考制度和方式的讨论也很多,认为需要对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声音也不少。但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和方式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基本上是符合的,还找不到比当前高考制度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中国广大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处于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来讲,目前的高考制度是他们脱颖而出的为数不多的相对公平的机会,对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的考生来说,目前的高考制度同样使他们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目前高考方式所选拔出的人才,从统计上来看,也是正常的。当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暴露出不少缺点。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找出稳妥的解决办法。考虑到“关系”与“后门”,主观性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判断更使得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考生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同时,也应鼓励部分省市在高考制度方面率先进行一些探索,并认真总结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作者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科学时报》 (2009-9-22 B4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