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不仅关乎国家长远利益,更与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但是眼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使大家更多地在反思教育自身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高校教育应该“就业至上”,并适当调整相关专业促进就业;另一种则认为,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从而批驳“就业至上”论点,并认为“将高校‘矮化’为劳技培训之所,实在得不偿失”。在我看来,教育理念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既使人成为人又使人成为某种人的,像上述两种观点那样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似乎在自说自话,很难从根本上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在教育学上,人们通常把康德的名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奉为圭臬。但是将这种教育理念引伸到当前的教育现实中,我们将会碰到的一个悖论是,似乎只有“使人成为某种人”,教育才更加迎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因为人人从高校出来都希望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况且生活于农村的孩子读书的最大梦想多在于摆脱贫穷的命运。这一点毫无争议,如果单纯地认为高校就应该培养一种追求高尚的文化内功的修养,而在教学专业设置上抛弃“技术”的理念,这是一种浪漫主义,乃至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大话”。反之,如果只追求学生对于“技术”的专业训练使其成为某种人,而忘却“人”的本有的德行素养以及相关素质的训练,则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匠才”。例如这么多年来,我国在法学人才培养中出现太多的“法匠”而缺乏“法律人”的问题正出在这里。
客观地讲,任何漠视“使人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种人”的矛盾而简单地突出其中之一者,都是对教育功能的一种误读。
“使人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种人”其实并不矛盾。作为教育这一主体的“两翼”,前者是从一种教育的终极价值上说的,教育就应该使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后者是从现实的人的时代需要上来讲的,它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一种专业性的人才,拥有一定技能、专业储备、生存技巧。如果像“反驳就业至上”的观点所理解的那样,“使人成为某种人”不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理念,而应该高呼“使人成为人”,似乎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对教育的丑化,其实,这种观点既没有注意到受教育主体的多层次性,也没有注意到全国各级各类院校的不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划定位。从教育理念上讲,真正“使人成为人”只有寓于“使人成为某种人”的教育之中才是有效的,否则“使人成为人”不过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
当然,如果将教育的理念仅仅定位为“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淡忘“使人成为人”这一终极性价值诉求的话,将会造成如对“就业至上论”所批评的那样,“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在短期内或许给学校带来一定利益,但从长远看,它会动摇办学基础,使学校丧失发展后劲,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因为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先天不足,难以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马克思曾表达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特征”的社会,这里的全面发展已更加深刻地指明了成为“使人成为某种人”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在“使人成为某种人”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地秉持“使人成为人”,才能克服这一教育理念的缺憾。
教育的正确理念应当是,“使人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种人”的有机统一。而这一理念的更新,将引发教育模式的创新,从而在根本上克服“就业至上”的观念,同时也克服 “使人成为人”这一理念的“空泛性”。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应该在教育理念、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三者中,作出以下方面的探索:首先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得以有效发挥;其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切实提高;再次是,就业观念教育与专业设置相结合,让教育理念在时代的需要下得以及时更新;最后是,开放性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让教育理念在人的自身需求下得以全面落实。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
《科学时报》 (2009-9-11 A3 周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