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出自卫生部和绿色和平组织的两项针对超市蔬果农药残留情况的调查,结果却大相径庭,在这一事关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该相信谁
“看到卫生部的回应,我们蛮惊讶的,也很高兴。至少说明卫生部在关注这个事情。”坐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北京联络处阳光充足的会客厅里,罗媛楠讲述的声音也蕴含着感染力。
11月18日,卫生部通过中国广播网发布说明:针对绿色和平第三期《蔬果安全状况监测》中提到的北京四家大型连锁超市水果含违规农药的问题,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北京市政府调查核实,绿色和平所监测的蔬果均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作为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同时又是第三期《蔬果安全状况监测》的主要参与者,罗媛楠对卫生部的否定表态反倒有些兴奋。她认为:“尽管大家的理解不太一样,但有了这样的讨论,才能慢慢解决问题。”
从超市采样
今年6月27日上午,罗媛楠来到位于朝阳区建国路的沃尔玛超市,在水果售卖区,她信手装了些苹果、桃子和油桃,没有刻意地挑选。结完账后,她去服务台开了发票,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发票装好。罗媛楠形容自己在购买水果的过程中就像一个普通消费者一样。
回到位于朝外大街吉庆里的绿色和平办公室,罗媛楠和同事给没拆包装、标签完好的水果拍了照,然后将包装除去,重新用密封食品袋封装起来,马上空运寄往位于青岛的实验室进行盲检。那是国内一家的独立食品检测商业实验室,主营项目包括农药残留检测。
由于不少农药具有挥发性,为了使测试结果尽量准确,罗媛楠把前期的时间压得非常紧凑。她说:“一般是很早采样(超市购买),下午送到实验室,实验室接到后马上进行处理。”
从23日~27日,罗媛楠及其同事用上述方法,分次分批从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和华润万家等四家大型连锁超市购买了甜瓜、苹果、桃子、油桃和樱桃等5种夏季时令水果,并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检测。
7月16日,绿色和平在其网站发布了调查结果,即前述的第三期《蔬果安全状况监测》,指出京城四家大型连锁超市销售的上述五种水果共含17种农药,甚至含有违规使用的农药。
这并不是绿色和平对果蔬农药残留问题的第一次关注。实际上,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绿色和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共购买了45个当地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混合农药残留问题严重。
第三期《蔬果安全状况监测》发布后,绿色和平多次主动联系超市方面,希望它们能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并定期公布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超市是消费者购买食物的直接终端,它们应当承担起作为销售终端应有的责任。”罗媛楠说。
但是,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罗媛楠说:“超市方面大多认为工商质检等主管部门都没说话,超市本身就没有这个责任。”
随后,卫生部组织的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绿色和平的第三期《蔬果安全状况监测》结果。
谁的调查更靠谱?
相隔4个月的两项调查,在结论中有几处对立的地方。
首先是对农药残留的严重程度认定不同。
绿色和平的表述是“违规农药残留严重”;而卫生部则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05)的规定,认为绿色和平方面给出的所有样品的农药残留量检出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的规定。并进一步指出,绿色和平委托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规范,检验报告中没有给出监测样品判定标准,其中,58个监测值中除29个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外,其余29个还低于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按照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结果应为未检出。
罗媛楠坦陈:“我们监测报告没有给出定量数据,而是定性的。”但她同时表示,农药并不是过了某一个量才很危险,科学研究指出长期接触小剂量的农药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癌症等疾病,所以她们不想强调量和标准的问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乔雄梧告诉《科学新闻》,只要使用了农药,要避免农药残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不超过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是可以保证日常食品安全的”。
与此同时,罗媛楠特别指出绿色和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每个水果样品上都发现了多种农药,当这些农药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产生额外的作用。绿色和平组织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农药鸡尾酒”,并曾有过“京沪穗居民日饮一杯‘农药鸡尾酒’”的骇人表述。罗媛楠推测说:“由多种农药组成的‘鸡尾酒’的健康威胁可能远远超过这些农药各自产生影响的总和。”
中国目前有600多种农药活性成分,2万多个产品,在一种农作物使用多种农药的情况是存在的。据乔雄梧介绍,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不同农药之间的叠加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多数研究限于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成分。如果作用机理不同,即使同一种农产品中有多种残留,也不能确定有大的叠加作用。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可以提高工效;有的混用甚至可以增加药效并减轻抗药性发展、减少药害等农药的副作用,减少用药。
其次,两项调查结果对于检出农药的毒性认定也有很大分歧。
绿色和平的调查指出从水果样品中检出多菌灵、腐霉利、氟硅唑、氰戊菊酯、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氯菊酯共7种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致癌及有潜在致癌危害的农药;而卫生部调查认为,绿色和平监测报告中的17种被检出农药均为国内外常规农业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允许使用的品种,没有发现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和禁用农药品种。同时在检出的农药毒性问题上,根据国际肿瘤研究所和美国环保署的评价分级结果,绿色和平认为的所谓“致癌”农药均未列入“人类致癌物”名单。
对此,罗媛楠认为是由于双方在参照标准上的不一致造成的。绿色和平是参照非政府组织——英国农药行动网络编制的致癌以及可能致癌农药清单得出的结果。据称这一清单综合了国际肿瘤研究所、美国环保署和欧盟等的研究数据与文件。
乔雄梧则认为绿色和平的说法不严谨。“有潜在致癌危害不等于就会造成危害,对毒性的认定我本人还是倾向于卫生部的说法。关于毒性的认定,由于研究进展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国际上仍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我本人倾向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结果。”
告别农药?
绿色和平在其网站上发表的欢迎卫生部回应的声明中指出,种植农作物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农药,造成了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只有逐步减少并最终不使用农药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绿色和平看来,有很多方式可以同样有效和更安全地减少农药使用,例如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生物防治等,这些方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
那么,我们真的能告别农药吗?
乔雄梧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表示,如果不采取农药控制,农作物产量将得不到保证。对于大田作物,不使用农药要损失30%~50%的产量,对于经济作物像蔬菜、瓜果,不使用农药,农产品损失率更高。
上世纪末,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曾对农药使用的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20年内农药仍然是作物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新世纪近十年过去了,农药使用不但没有减少,还在增加,只是品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30年内替代农药需要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这些我们现在还没看到,完全替代,我本人认为可能来不及。”乔雄梧说。
罗媛楠也承认,一下子把所有农药停了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都认为农药使用量没办法减,也没有人愿意去尝试,就拖着这个事情。等到有一天必须有个超级农药才能控制虫害,那就晚了!”
与罗媛楠的观点相反,致力于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农药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及生物农药开发研究的乔雄梧认为,现在农药准入的毒性标准越来越严格,因此,毒性较大的农药会越来越少。
不过,绿色和平的努力最近收到了一些成效。有的超市愿意逐步建立所售卖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这是农药监测系统重要的一环。罗媛楠表示:“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细节,绿色和平在12月底会发布一个指南,把各家超市的措施公布出来。”
罗媛楠解释道:“我们希望逐步把农药的使用量降下来,这个过程中超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有足够的资源和更大的责任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为了实现不使用农药的终极目标,绿色和平做了诸多努力,甚至不惜语出惊人,夸大农药残留的严重性。对此,罗媛楠辩解说:“我们掌握的话语权太少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这个话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时会借助一些有意思的传播方式。”
乔雄梧则认为,非政府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是个好事,希望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也可理解,但是,农药残留涉及到的食品安全是个很专业的问题,如果不能说明白了,很可能引起误解。
因此,“处理这类问题,一是要更专业、严谨,二是要遵从规范,把好事办好。”乔雄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