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别敦荣 陈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8 9:49:26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普林斯顿大学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大学,没有宏伟的建筑、没有校园大门、规模不大、学科也不全。但凡对其教育和影响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这所学校肃然起敬。这是一所坚定、执著地按照自身的教育理念办学的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的成功说明了世界一流大学并非一个模式,只要确立了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并能长期坚持贯彻执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可以期待的。
 
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
 
大学是社会的学术机构,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的学术目的,一直存在学术自身目的和社会目的之争。所谓学术自身目的,就是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需要,以学术的发展和人格心灵的塑造为根本目的;所谓社会目的,就是学术应当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
 
普林斯顿大学明确标榜“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并将其贯彻到教育过程的始终,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育实践证明,为社会服务并不妨碍其学术自身目的的实现,该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其师生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国大学教育常常为“学术本位”和“社会本位”之争所困扰,导致在教育目标定位上模棱两可,缺乏鲜明的主张。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经验,我国大学应当明确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深入系统地研究社会需求及其变化,找准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人才需求序列中的定位,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使所培养的人才在满足社会特定人才需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营造有利于学术的优良氛围
 
大学教育需要一种氛围,普林斯顿大学远离都市的喧嚣,但却并不让人感到寂寞,相反,它有着强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仅美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纷至沓来,而且世界各地精英才子负笈而至。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能够群英荟萃、群贤毕至,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条:第一,它有一流的学术;第二,它有产生一流学术的环境。普林斯顿大学着力打造的“平静的环境”,既是师生安全、舒适的家园,又是师生砥砺学问、怡情养性的舞台。
 
我国大学,都在努力营造能够吸引人才、有利于师生发展的环境,但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环境是变好了,但氛围还没有形成。而这种氛围是要靠学校日积月累形成文化传统来体现,反映在全校师生员工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态度追求上。正如有人所感叹的:“在中国大学里,很难想象一个教授能够连续多年不写论文,还可以在不受到外来非议和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潜心研究。”
 
我国大学应当重视校园优良氛围的营造,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融入民主和自由的元素,使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常规化,使师生享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权利;应当建立一种信任和忠诚的氛围,培养干部、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并提高师生员工对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师生员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应当建立一种淡泊和大度的氛围,努力避免浮躁虚华现象的出现,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格修养,提升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使师生员工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追求卓越的教育质量。
 
质量远比数量值得关注
 
大学教育不是摊大饼,普林斯顿大学坚持精英教育,发挥小规模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学和研究集中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有限的工程技术领域,以质量取胜。在科学研究为各大学所重视,甚至被置于首位的时候,该校校长希本发表了《什么是研究?》的报告,声明科学研究不会影响学校致力于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从而使捐赠者和师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坚持小规模,只要开办就要做到最好,对质量的关切远胜于规模,普林斯顿大学的经验值得我国大学汲取。我国大学对量的追求似有越来越强的趋势,在校学生人数比总数,校园面积比大小,科学研究比获得的经费数额,研究成果比发表文章篇数,似乎数量就代表了一切。这种单纯重视数量的倾向必须扭转,大学不是越大越好,不能以大取胜。
 
我国大学应当转变观念,强化质量意识,稳定或限制规模扩大,尤其是目标定位于世界一流的大学,更要保持冷静,切实从自身定位规划和设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活动、学生素质要求等,将质量标准纳入到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重视质量不是权宜之计,应当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长期战略,大学领导和师生应当将质量作为各项教育工作的本身的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中从点滴做起,构筑长期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社会多方面需要的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各不相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常常困扰大学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普林斯顿大学并不是以学科专业的高度多样化来应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而是保持学科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建立各学科专业高度融合的教育体系,使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为此,普林斯顿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协调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就业需求、共同要求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使所培养的人才既能适应专业工作,又能适应专业之外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普林斯顿大学教育规模不大,但各方面高层次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我国大学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很多大学甚至标榜“以就业为导向”。这种将大学教育与社会就业画等号的做法,与普林斯顿大学成功的经验是格格不入的。对于世界一流大学而言,这是一种目光短视的教育,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
 
这种做法应当改变,我国大学在教育上应当目光长远,既要重视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又不能跟着社会需求的指挥棒办学。应当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将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各种教育活动都立足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具备社会公民的良好品质,形成完善的个性人格,成为和谐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积极建设者。
 
应当正确处理专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的关系,科学区分专业教育计划与就业培训计划的本质差别,不能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培训,既要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又要兼顾毕业生终身的专业发展及其他发展机会。同时,营造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环境,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影响,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得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走向社会后,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大展抱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科学时报》 (2009-12-8 B3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