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全球著名金融信息提供商汤姆森-路透集团近日公布报告称,中国科研人员目前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已将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甩在身后。
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科研论文发表数目是评估一国科研成就必不可少的因素,许多国家和地区把科研论文作为评价科研主体贡献的重要指标。科研论文数量的跳跃式增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和整体研发水平日益提高的确凿事实。对于我国已经改变了在科研领域的落后状况,并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水平的现实,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但是,报告发表以来公众的一片质疑之声又不容我们盲目乐观。一直以来,以SCI为代表的科研论文的爆炸式增长都被认为是所谓的“量化考核体系”所催生的产物。在这种考核情境下,论文发表走进了“多多益善”的误区,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学术含金量。而有关科研论文掺水、拼凑、造假、抄袭的报道更是让公众对论文本身的质量打上了问号。
因此,在我国已经成为论文发表大国后,思考如何在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就是当务之急了。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被引用率和国际能见度却依然较低的现状急需改变。这不仅需要科学家们做出更前沿、更具原创性的科研工作,也需要改变以数量论英雄的考核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我国才有可能确立在世界科学之林的地位和优势,让“科研强国”实至名归。(陆琦)
《科学时报》 (2009-11-10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