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十月二十七日在中越边界广西崇左市宣布发现了东亚现代人的第一件化石——十一万一千年前的一件“智人下颌骨”,再次挑战了非洲起源论。图为“智人下颌骨”化石仿制品。中新社发 王刚 摄
现代人类起源于二十万年前的非洲?东亚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六万年前才从他处迁入?正当世界学术界对此多持赞同观点时,中国权威研究机构十月二十七日在中越边界广西崇左市宣布发现了东亚现代人的第一件化石——十一万一千年前的一件“智人下颌骨”,再次挑战了非洲起源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院士吴新智表示,该下颌骨的发现在人类演化历史研究上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与“非洲起源说”相对立的“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将载入史册的重要发现。
二〇〇四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院士邱占祥与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发起了在崇左一带联合地质古生物调查及化石挖掘活动。二〇〇八年五月,调查队在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中发现了该件智人下颌骨的前部断块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而两年前该洞曾发现了猩猩和亚洲象化石以及两颗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
经吴新智初步观察,该人类下颌骨具有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形态特征,是一件很难得很重要的古人类标本。初步观察显示下颌骨较为纤细,颏隆突略为发育,表现程度较现生人类颏隆突为弱。
此外,门齿齿槽与颏隆突之间的下颌体外表面略显凹陷,但凹陷程度较现代人类为弱。明显发育的颏隆突和下颌体外表面凹陷是现代人类的典型特征,在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这两项特征一般缺如。
这两项特征在崇左江州区木榄栏山古人类下颌骨的表现较弱,说明现代人的解剖结构在木榄山智人洞下颌骨已出现,但尚处于初始发育状态。两个样品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实验室进行了铀钍的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经计算,已距今十一万一千多年。
目前,专家已在崇左地区发现六十多处产化石洞穴,并对其中的五处进行试掘,已采集到丰富多样的高等灵长类化石,还有与之伴生的种类繁多的食虫类、啮齿类、乳齿象、剑齿象、亚洲象、剑齿虎、大熊猫、貘等其他哺乳动物,依分析,不同高程发现的动物群的地质时代特征明显,分别代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及晚更新世晚期。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