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 2:31:38
科学时报:为油电价上涨痛并叫好
 
经历痛苦的两难选择后,国家发改委终于冲破控制CPI的困惑,大幅提高油价和小幅提高电价。油电提价已过数日,笔者也是有车族,也关注到了这段时间的各方反应,理解已深受通胀煎熬的民众心情,但站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民众长远利益角度考量,还是为此举叫好。
 
我国是人均能源贫乏的国家,又是能源消耗、浪费严重的国家。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其粗放模式日益加剧了资源的贫乏和巨大非良性消耗,较低成本更导致惊人浪费。数据显示,美国每辆汽车每年消耗1.8吨燃油,欧盟1.5吨,日本只有1.1吨,而中国竟高达2.3吨。为维持低油价,国家财政补贴油企,使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样的政策虽刺激了汽车工业、公路建设等,但对环境破坏和污染“功不可没”,也为国际油价上涨提供了炒作空间。我国电价属世界较低水平,作为基础性能源,与之相对应的重化工业用电成本较低,不仅减弱了环境污染约束力,亦不利于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短期看,油价和电价提高肯定会加大通胀压力,但人为压制油价电价只能延缓通胀爆发的时间,不能改变其内在的价格扭曲,与其靠拖延暂时隐藏矛盾,不如现在就正视和面对,而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调高油价和电价,无疑是宣布靠粗放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在强制性政策和市场价格调节的共同作用下,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轮廓将逐渐清晰,这将促使消费者节约,促使奢侈消费风气的转变,促使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此外,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与我国巨大的能源进口联系密切,如果能源需求减少可以影响国际价格,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有所减轻。我国油价远低于国际水准,国外航班和海运船来中国前基本都精确加油到刚好够用,到中国后再加满油回去,实际上分享了我国的财政补贴。我国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在国内消耗了大量能源,其实也是在补贴全世界。
 
能源储备已成我国的重要战略,而储备不仅仅是增加产成品储备。笔者认为,我们更应在未开发资源的保护上、更应在已使用资源的节约上、更应在国民意识的能源危机启蒙上发力。日本经历能源危机后,全方位进行能源危机国民教育,并以技术革命为核心实施产业升级,同时,进口能源不使用却用来储备,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亦应在更高层面彰显,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和公车排量以及公车使用首当其冲,尽管政府已经几次制定办法但始终收效不大。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已采取措施,部委机关压缩开支5%,最近国务院机关又带头实施压缩车辆用油20%的计划,这是政府作出的有力动员。山东、江苏等省领导骑自行车和坐公交车上班一天,虽只是一个不能常态的行为,但至少是响应中央号召的良好垂范。温家宝总理曾言,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加之国内外经济的不乐观和灾害频仍,过紧日子,恐怕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开展一场能源节约和危机启蒙运动,应成为上下一致的共举。眼前看,受制于高消费和高浪费的习惯,开展这样的运动未必顺利,但这绝对是不能回避的大问题,关系着我们能否从眼下经济滞涨和高通胀并存的困局中解脱,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