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建海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13 2:10:32
黄建海:科幻赛艰难收场折射社会科幻环境悲凉

黄山/图 

日前《科学时报》报道说,由北航几位热心的大学生发起的第三届科幻赛因种种原因草草收场。虽说用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来比喻这样的结果未必恰当,但他们的良苦用心换来的却是不被领情的单相思,着实让人觉得有些凄凉。对此我的看法是,科幻赛艰难收场折射出的是全社会科幻环境的悲凉。
 
其实,不要说几位大学生组织者感到艰辛与困惑,就算是科幻杂志又如何?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的生计也一定很拮据。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日子绝对好不过漫画,也火不过黄岗秘籍,更赚不过所谓的课程优化设计。因此,我们可以对几位大学生的精神表示赞赏,但我们却难以对整个社会的科幻环境表示乐观。
 
大家知道有一档电视专题节目叫探索频道,那是一个绝好的科普宣传教育频道。可是我要问各位,有哪个学校组织学生观看过,又有谁家的爸爸妈妈允许孩子看这样的电视节目。肯定会以看电视纯粹是糟蹋学业为由将其与许多动画片一起封杀。
 
稍许了解点西方教育的人都知道,欧美国家都有非常发达的博物馆系统,他们的中小学生可以享受极为便利,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博物馆科普教育。而我们这边少得可怜的博物馆,至今仍然没有真正向学生免费开放。当然,即使平时,由学校出面统一组织参观博物馆的情形也极为少见。
 
美国宇航中心是中学生趋之若鹜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中学生的追捧。那年美国派往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探测器,还是由一位十几岁的中学生给命名的,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幸运吗?
 
再说各地都建有造型别致、功能齐备的少年宫或者科技馆。遗憾的是这些本属社会公益事业的设施,曾几何时成了个别人的摇钱树。每到周末,各种文化课补习班和各种艺术培训班充斥其间,惟独没有科幻教育的份。
 
还有我们的基础教育,简直可以说就是扼杀科幻的教育。本来孩子是最富于幻想的,因为孩子的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条条框框,可以任凭他们的想象驰骋。早期的这种单纯的幻想只要稍加引导就会成为后来的科学幻想。可惜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扮演了扼杀孩子幻想的刽子手的角色。这样说,话虽有些难听,可当你看了下面我的分析以后,就会原谅我的过激了。
 
刚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幼儿,一走进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知识教育了。爸爸妈妈们津津乐道的不是孩子的想象力,而是比谁知道的东西多,比谁背的唐诗多,比谁的舞姿好,比谁的画画得像,新近出现了更可怕的一招,是比谁读的经多。小家伙们摇晃着的小脑袋不是自由自在的幻想,而是在成人意志控制下被动地记忆死板的知识,于是带着对知识和才艺的优越感,小家伙们开始了小学阶段的教育。
 
小学总该为孩子们爱好幻想的天赋与权利留点余地和空间吧?仍然没有!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这么去做,也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分数与排名已经提到了孩子的议事日程。甚至有个别聪明点的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将来升入重点中学作准备。无非是逼着孩子参加各种名堂的文化课竞赛和各种才艺考级。孩子们带着一大堆的证书与成果又迈入了初中学业。
 
初中给孩子腾出点时间,让他们的思想呼吸点自由的空气仍不迟。可是,孩子们的最低精神生活保障再次被剥夺。开玩笑!初中还成天奇思幻想那中考怎么办?没办法,上了初中,中考又成了重中之重,幻想只好靠边站了。
 
即使这时亡羊补牢仍不嫌晚,高中头一两年孩子长大了,也该懂事了,该给他们幻想的天空吧?可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又挥舞了过来,还是算了吧,死了这条心,把幻想留给下辈子吧。再者,等到了这把年纪,已经过了科学幻想的黄金时段,加之孩子们常年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幻想的大脑早已衰竭了,能拿得出手的幻想也一定是缺乏想象力的。
 
看看学生课桌上摆满的形形色色的课课练,就知道他们没有机会阅读科幻作品。这也就难怪那些著名的科幻大师在当下的校园没有市场。纪念卡尔·萨根的时候,校园里没有动静,纪念克拉克的时候,校园仍然死寂一片。或许压根儿孩子们根本就不认识他们。
 
联想公司有句不错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不禁想问,一代孩子失去幻想,中国将会怎样?
 
(作者为深圳高级中学副研究馆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