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1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1日成功着陆在预选着陆区。返回器12月17日成功着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
6月8日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海试归来。在此航次中“海斗一号”最深下潜10907米。
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
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果汇报视频会,会议透露,此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及其团队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
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人员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
南京大学樊隽轩、沈树忠等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天河二号”超算取得突破,获得全球第一条高精度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
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
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12月4日在成都建成放电,标志我国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将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科学家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中科大陈秀雄、王兵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论文,率先攻克了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这些均为几何分析领域20余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
中美团队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11月19日,中科院计算所贾伟乐副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鄂维南、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张林峰研究员等共同完成的应用成果获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科学界完成迄今最全面癌症基因组分析
2月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宣布,一个国际团队完成了迄今覆盖面最广泛的癌症全基因组分析,这有助于加深研究人员对癌症的认识,为开发...
人造叶绿体研制成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5月8日在《科学》上发文,他们通过将菠菜的“捕光器”与9种不同生物体的酶结合起来...
人工智能首次成功解析蛋白质结构
生物学界最大的挑战之一——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如今有望被破解。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深度学习程序AlphaFold能够精确预测其三维形状...
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变为甲烷
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模仿光合作用,利用太阳的能量制造化学燃料。现在,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铜-铁基催化剂,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主...
脑-机接口技术助瘫痪男子重获触觉
4月23日,美国巴泰尔科研中心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细胞》上发文,他们成功利用脑—机接口(BCI)系统帮一位瘫痪患者恢...
科研人员绘出迄今最大三维宇宙结构图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0日报道,在对400多万个星系和蕴含巨大能量的超亮类星体进行分析后,国际斯隆数字巡天调查(SDSS)项目发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
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10月16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该团队在超高压下的一种氢化物材料中观察到室温超导现象,这一新突破让研究人员朝着创...
“基因魔剪”首次直接用于人体试验
据3月初《自然》报道,科学家首次开展临床试验,将CRISPR-Cas9基因疗法直接用于人体,治疗遗传性眼病——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
引力波探测器发现迄今最强黑洞合并事件
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了天文学家未曾想到的惊人发现——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9月2日,《物理评论快报》和《天体物理学期刊快...
冷冻电镜技术突破原子分辨率障碍
如果想绘制出蛋白质最微小的部分,科学家通常需要使数百万个单个蛋白质分子排列成晶体,然后用X射线晶体学分析它们;或者快速冷冻蛋白质的副本,然...
关于我们

 

“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和 承办的公益科普活动。活动从1994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7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往期回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