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赵婉婷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8
选择字号:
学习者:职业教育让她走出失败者泥潭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实习生 赵婉婷

对于网上时不时出现的职高学生华丽逆袭的故事,诗雅(化名)内心已经不会有太大波澜。“那些让人羡慕的故事,往往是幸存者偏差,不具有普适性。”

2023年,诗雅通过单招,从职高“上岸”大专,目前就读于西南某财经类高职学校。如今的她努力学习,体验更丰富的生活。她说,职业教育给了她修复自我、重塑自我的机会,唤醒自己成长的潜能,是这段学习经历最重要的收获。

时间回到2020年,中考成绩出来那天,诗雅不悲不喜,上不了普高是预料中的事。

“我身材比较胖,毫无特长,性格内向,和人说话都不敢抬眼,被人欺负也只会躲起来哭。总体而言,我就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诗雅平静地诉说着自己过去的样子。

从小,父母对她的学业就没什么期待。中考放榜后,他们陪着女儿对比了老家附近和省会城市的几所职高,最终选择了一所财贸类的公办重点职高。9月,当她进入那所职高时,心中怀揣着深深焦虑:毕业是不是就要进厂拧螺丝?我的人生是不是没有希望?

这所学校并没有超出诗雅的预期,周围的同学都在自觉扮演“被放弃的人”。

“但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认真。”诗雅记得,开学第一次集会,领导讲话时周围特别吵闹,只有她站得笔直,认真听着讲话。当时的她突然冒出一个强烈想法——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在这里麻木得像他们一样,别人说话时听都不听,不尊重对方吗?

“我觉得来到职业教育的环境中,最难的一关就是如何从被放弃、失败者的认知泥潭中走出来。”她说。

三年职高生涯里,诗雅一直都是一个少数者。她整个高一没睡过一个好觉,每晚学习、思考到11点;在征文竞赛没人参加时,她一个人也会坚持改稿……不知不觉间,她拿到了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征文比赛一等奖、中职学生奖学金……

诗雅说,那些“战绩”并不是她最骄傲的。“真正的骄傲是,我在职高做到了不私带手机,6点半响铃起床,做第一个到教室的人。”

3年后,诗雅惊奇地发现,她已经从那个阴暗的角落走了出来。2023年,她以全校第二的好成绩通过单招考试,从职高成功“上岸”大专。

在大专,诗雅周围同学的变化并不大,但她在大一期间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教学改革班。“教改班就是学校把最认真的人又重新聚在一起,主要为会计比赛服务,相当于一个备赛团队。”她说,在教改班,基本没有同学上课玩手机、睡觉。

对诗雅的同班同学而言,“专升本”是最重要的目标,大家都不约而同回到了“卷”成绩的赛道上。

在诗雅看来,虽然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社会长久形成的歧视和偏见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目前的就业市场还无法将普高和职高毕业生放在同一价值体系中衡量。

在四川省,专升本考试要求大专三年专业排名位于学院前40%者才有资格报名。而诗雅所在学校目前的专升本率为18%,其中,升学到公办院校的比例只占3.4%,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毕业后才能参加的“专升本”考试,诗雅还提到了自考本科。自考本科也被称为“专本套读”,学生在读大专的同时也学习本科课程,目前她就是在做两手准备。

在她看来,网上那些中专生一路逆袭到研究生、博士生的例子听上去很厉害,但终归是极少数人群。

在专业方面,当初的财贸专业并非源自兴趣,对于将来的就业选择到底是什么,诗雅还没有头绪。

“我现在的专业叫作大数据与会计,即把大数据技术和会计相结合的专业。听起来与时俱进,但在课堂学习的内容更偏理论,操作性不强。”她说,如果仅仅为了通过考试,期末突击就可以。至于职业教育本身要求掌握的技能,即便自己已经读了4年的会计,一旦面临实际应用,技能水平还远远不够。

不过,现在的诗雅正在尝试一条新赛道——自媒体。

“现在不是很流行副业吗?我读职高高二的时候就开始做自媒体了。”当时随意分享的如何省钱购买中性笔的帖子,让她莫名获得了不少流量。之后,诗雅开始一点一滴分享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感受、分享如何竞选班委、分享会计考试资料……

“误打误撞”找到自媒体这条路,正是因为抓住了读高职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诗雅坦言:“未来有太多不确定,但我会把自媒体好好做下去。将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经营自己的爱好。”

当被问到如果当初没有走上职高这条路,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时,诗雅浅笑:“也许还是那个唯唯诺诺、毫无竞争力的小透明。”

《中国科学报》 (2025-02-18 第4版 高教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