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兵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0-25
选择字号:
心系国家干事朴实无华做人

 

《诗意科探 九秩华年:童庆禧院士遥感从研六十年》,本书编委会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定价:280元

■张兵

童庆禧院士生于1935年10月,按照中国传统寿辰计算方式,今年虚岁九十。现如今“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但是九十岁仍属高寿,童先生培养的莘莘学子着实为他的健康长寿而高兴。大家欢聚一堂,感伤于他历经山河破碎的颠沛童年,感动于他开拓中国遥感事业六十载的一往无前,感恩于他悉心培养几代学子的倾心关爱。童先生的一生也真实映照出百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和国家命运由弱到强的壮丽史诗。作为他的学生,希望在恭贺童先生90华诞之际,以“诗意科探 九秩华年”为题,记录下他的爱国情怀、高尚品格、科学思想、奋进人生,期盼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薪火代代相传。

童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个人的今天”。他出生于湖北武汉,在广西桂林长大成人,是战争年代中无数颠沛流离家庭的一个缩影。内忧外患的童年经历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安定、留学深造让他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童先生的爱国情怀既体现在努力开拓创新上,也体现在珍惜国家科研经费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赴美谈判遥感飞机的引进,在每一件仪器、每一个座椅上都“斤斤计较”,为国家节约经费。2000年前后的10多年里,他带领大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在扩大国际影响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弥补国内科研经费的不足。他总是教导我们,要“心系国家干事、朴实无华做人”,童先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童先生童年时的颠沛生活造就了他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个性。他从小体弱多病,为了锻炼身体,自己动手打造健身器械,练就了强健体魄,后来成为苏联体操2级运动员和射击2级运动员,以及中国登山2级运动员。他曾一人坚守在青藏高原海拔6500米处开展太阳分光辐射、大气气溶胶观测研究;在直升机高空飞行过程中,打开舱门,没有安全带就把自己用绳子绑在直升机上进行地物光谱测量。在遥感野外定标和实地考察中,无论是大漠戈壁还是丛林险滩,他总是身先士卒,多次出野外开展光谱测量、靶标铺设、地面标绘等工作。

童先生对科研有一种永不放弃的执着。航空成像光谱仪是利用飞机平台的移动实现平面光谱成像,而童先生提出了研制地面成像光谱仪的设想,把地面的点光谱测量变成地物空间光谱成像测量。在研制过程中发现,扫描摆镜速度与数据传输帧率很难匹配,导致野外采集的光谱图像数据产生变形。面对技术难题,童先生亲自设计技术路线,他借鉴航空遥感速高比模型,指导大家实现了扫描摆镜速度的自动换算功能,成功研制出地面成像光谱仪。

童先生思维敏捷,具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童先生的学生特别喜欢听他讲过去的经历,不管是“五七”干校期间把和面机改造成水泥搅拌机,还是点篝火指引飞机夜航红外遥感,都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十分佩服童先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童先生在中国遥感领域开拓了多个前沿方向,这些都来源于他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他的倡导下,1986年开始的“七五”科技攻关首次将高光谱遥感技术列入国家立项计划;1998年他从马来西亚参加完联合国第三次外空大会亚太地区筹备会归来后,奔走呼吁,推动了国家“十五”计划“高性能对地观测微小卫星”研制项目立项;2005年他指导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人员一道在贵州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无人机遥感实验;2006年,他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专家,继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成为重大科技专项之后,又倡导推动将新一代航空遥感系统纳入该专项,童先生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思想在中国遥感科技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开创和引领作用。

童先生经常对我们说,从事遥感研究工作一定要面向应用,遥感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满载着巨大的应用需求驱动。1977年我国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急需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童先生主持开展了新疆哈密航空遥感实验,这是继1976年唐山地震灾区热红外遥感实验后,童先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院士的第二次合作,自此也正式开启了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合作,成为“应用需求驱动技术发展、技术发展推动应用拓展”的科技合作典范,在遥感界传为佳话。

童先生言传身教,提携后人、爱惜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遥感科技工作者。他对学生的教育始终秉承从宏观处指引、从细微处着手的理念,能够从遥感科技发展前沿角度把握方向,同时在细节之处又能做出具体性的指导。童先生能熟练使用Photoshop软件,许多航空遥感飞行航线设计图都是他亲自画出来的,即使现在仍笔耕不辍,经常为了学生的事情,亲自在电脑上做文字和修图工作。童先生是一位十分谦逊的人,在他给毕业学生的回信中写道:“我对你们关心照顾得很不够,好在你们足够优秀,你们用自己的努力弥补了我的懈怠。”当学生获得成绩和奖励后向他汇报,再忙他都会以邮件或短信的形式回复祝贺,勉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童先生还十分热心科学普及事业,特别是近些年,他倾心投入国家科普事业,从中小学生、大学生抓起,为我国遥感事业储备后备力量。

童先生热爱生活,豁达开朗,为人和善。童先生即将步入人生的第九十个年头,但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童先生是永远年轻的。他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攀登者》《从头再来》等激昂奋进的歌曲,“每寸冰霜 每寸锋芒 每一步都是信仰”“心若在 梦就在”“看成败 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每当他唱到此处,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童先生兴趣十分广泛,喜欢诗词歌赋,在很多场合,触景生情不经意间就能朗诵一些名诗名句。他非常喜欢摄影,但是从来不买昂贵的专业摄影器材,以前用最普通的相机,现在基本就是用手机,但是拍出的画面充满了美感和诗意。童先生动手能力特别强,在困难时期,他在家里亲手制作家具、自制烤鸭,如今谈起来仍然津津乐道,充满乐观主义情怀。童先生还喜欢开车,他家里买的第一辆车是辆二手的悦达,他经常在周末自己开车到单位,甚至还顺路接学生一起到单位开会,坐过童先生车的朋友、学生很多。

在童先生9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回顾他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激荡人生,回首他每一个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温馨瞬间,不管是炙热如火,还是平静如水,都如同熠熠生辉的珍珠,串联起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这些既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启示借鉴,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本文系《诗意科探 九秩华年:童庆禧院士遥感从研六十年》跋,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系该书编委会主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24-10-25 第3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