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前排右二)在云南维西县现场指导药材种植。中国中医科学院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
云南省维西县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开发贫困县之一,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中药资源。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曾多次到此指导中药材种植。
扶贫路,绕山间。多年来,黄璐琦带领团队已摸清我国2000多个县的中药资源情况,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帮助贫困地区通过种植中药材“造血式”发展。目前团队已累计培训基层人员220余万人,惠及362个县,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在以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为特征的大农业生产方面不具备优势。”黄璐琦认为,中药材种植通常规模较小,宜于开展精细耕作,尤其在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方面独具优势。“要把脱贫攻坚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运用科学技术破解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让农民种好中药材,开出“脱贫方”,成为“致富宝”。
道地种 生态种
在维西县兰永村,山上、山下遍地都是种植当归、秦艽等药材的基地,尤其是“云当归”,已走出深山,誉满天下。
6年前,维西县贫困户李铁梅开始在黄璐琦团队的帮扶指导下,学习中药材种植关键技术,在当地进行中药材种植。如今,李铁梅已经从一名贫困户成为当地的中药种植大户,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还带动1300多名贫困户走上了中药材种植这条致富路。今年10月,黄璐琦再次来到维西县,为当地药材经济发展寻找新方向,推广成熟的中药产业扶贫模式,他有信心帮助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好。
对于帮老百姓脱贫致富,黄璐琦将主要经验和做法总结为“道地种、生态种”,即选道地药材,开展生态种植。
黄璐琦坦言,贫困地区种植中药材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品种选择。为此,黄璐琦带领团队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本草考证,完成了100多种道地药材优质产区的分布区划,发布了针对774个贫困县的《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中药材推荐目录》,并编著《中国中药区划》、制定《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优化了中药材生产布局。
在此基础上,团队从全国832个贫困县中遴选出10%的优先发展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区域,并引进高分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贫困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分布监测,构建了我国首个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平台,实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技术硬 质量好
发展中药材产业,农民最缺的就是技术。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璐琦组织中药、农业领域184位专家,牵头成立了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编制了100种常用中药材的《中药材生产适宜技术》《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药材精准扶贫技术丛书》,并向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宣传。
针对国际社会对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的质疑,黄璐琦带领团队建立了中药材农残超标等3项ISO国际标准,打破了国际市场针对中药材贸易的技术壁垒。“采用推广的技术种出的中药材质量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还可远销国外。”黄璐琦肯定地说,“我们有这种自信。”
在贵州,黄璐琦担任组长,联合国内专家组成专家库,成立了8个专家组及7个单品行动组,着重加强贵州中药材产业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带领基层技术人员着力解决种药材的质量难题,为当地药农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提升基层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多年来,靠着质量过硬的种植技术,专家组在贵州建设了10余万亩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打造出10余个天麻等黔药优势品种,培育了多个中药材种植大县,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据统计,2019年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产值超过150亿元,带动11.63万户贫困户、37.1万贫困人口增收。
建平台 有市场
寻找市场,一直是农民最苦恼的问题。药材种植产业散而小,一个县城某个单品种的产量甚至满足不了一家企业的需求。黄璐琦坦言:“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农民种的药材不知道去哪里卖,企业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好药材。”
为此,他牵头编研发布了157种道地药材团体标准、225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规范和服务中药材的市场流通,并研发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提高中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种植户等提供技术服务。目前,该平台已经服务200余家企业,为22个省份60个贫困县提供中药材质量追溯系统。
在陕西宁陕县,为解决当地猪苓的生产和销售问题,黄璐琦团队协调当地政府,指导当地建设猪苓种源基地,帮助引进猪苓生产企业在当地建立产地加工一体化公司,围绕猪苓药材打造立体农副产品圈,实现基于猪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仅2018年一年,宁陕梦阳药业饮片公司在宁陕县就收购了6吨猪苓干货,惠及贫困户70余户、贫困人口200余人。
“推进中药生产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种植基地和生产车间,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脱贫成效得到巩固。”黄璐琦认为,这样既保障企业有优质猪苓原料的供给,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药农增收脱贫。
《中国科学报》 (2020-12-02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