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德强(右)和王仁德为完成沙化土地改良项目在宝元昌村实地勘测、取样。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马志良
“多亏了河北省科学院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村里修复了近百亩的沙化土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1月17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张家湾乡宝元昌村,正和全村老百姓欢天喜地过小年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凤英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这个小年过得特别开心,因为宝元昌村在2019年底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宝元昌村位于围场县北部,距离县城约75公里,包括5个自然村,有337户1036人。2016年初共有贫困户178户489人,贫困发生率44.5%。是围场县2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基础建设滞后、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基础差、集体收入微薄是宝元昌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刘波是第一个进驻宝元昌村的扶贫干部。他和工作队员充分调研、积极谋划、多方沟通,不断探索该村扶贫的路径。
从2016年开始,河北省科学院有三批驻村帮扶工作队共8人奋战在宝元昌村扶贫一线,他们把扶贫战场当作科技创新的“练兵场”,使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贫困群众。
“河北省科学院驻村工作队坚持把精准扶贫与省科学院部门特色结合起来,突出专业优势,发挥科技力量,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河北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刘春成介绍,驻村工作队通过大力开展有机肥料试验、特色示范种植、沙化土地治理等科研项目,把实验室建在扶贫工作第一线,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支撑,在引导宝元昌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据悉,胡萝卜、万寿菊等种植是宝元昌村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农业产业,该地收储胡萝卜、万寿菊等的企业在农产品的清洗、脱水中产生大量污水,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该院生物研究所刘洪伟团队依托“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把实验室建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将万寿菊脱水产生的废水废渣变废为宝的同时,与本地胡萝卜种植与深加工产业相结合,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以提高特色种植产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实现特色农产品产量、品质、生态效益的多重提升。
河北省科学院驻村工作队长赵红芳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宝元昌村种植结构,工作队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驻村帮扶实践和探索以及有机肥料试验,引导种植农户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不断调整优化宝元昌村农业种植结构。2019年,示范种植的60亩有机小米“高原小红”和10亩有机马铃薯顺利通过环保部门的有机认证,并实现了丰产丰收。
此外,该院专家团队深入宝元昌村调查研究,指导驻村工作队,依托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荒山改造、沙化农田改良等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开展对“土地风蚀沙化对农田费肥力的影响及改良措施”的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风蚀沙化农田改良措施体系。4年来,相关团队累计整理修复沙化土地近百亩,并顺利流转出租,实现了宝元昌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为下一步各项惠民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现在全村贫困户只有2户4人,贫困发生率0.39%。”孙凤英告诉《中国科学报》,“更重要的是专家把科技元素和科技理念带入宝元昌村,让村民们看到了科技在脱贫路上的力量,我们会借着这股劲儿,奔向下一个目标——富裕之路!”
《中国科学报》 (2020-01-2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