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到产品是一场接力赛;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是第一棒,而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则是第四棒。我国的科研真成果依然转化难的症结(假的不需转化)在于总想让第一棒和第四棒衔接。我国没有阶段性技术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机制,没有第二和第三棒;而从事第一棒研究的技术科学家(engineering scientists)急需有人接盘,才能合理获利,从不熟悉的后期开发工作退出,投入下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突破。不必担心我国的民用技术卖给了外国。36年前,我国的制造业关起门来只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什么都缺,自行车尚是家庭的重要资产;后来我国的制造业敞开大门为全世界人民服务,我们什么都过剩了。技术同样会如此。阶段性技术的交易机制所提供的不仅是钱,更是经济利益考量下的科研成果自洽式评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
1014228.html
金拓《在科学院学部学术伦理研讨会上的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极为严肃而神圣的学术经历。我们经常用“攻读”和“深造”来表达通往博士学位的求学过程。博士应该是接受了完整的学术训练,具有独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Doctor of Philosophy)。获得博士的过程应该是经历一场炼狱般的学术生命进化的过程。保证博士论文的学术质量,也就是保卫学术的斯文和尊严。这也是一个唇亡齿寒的简单道理:如果学者不能在博士论文把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放过的那些“漏网之鱼”将以另一种方式扼杀学术的社会声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
5-1017131.html
冯兆东《博士论文不能与SCI论文相提并论》
极大繁荣的高等学校教材出版,给出版社带来丰厚的效益,给作者带来了学术声誉和经济收益,但教材质量也呈现出急剧下滑的趋势,低水平重复出版、内容拼凑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质量口碑呈断崖式下跌,几乎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一个显著标志和炮轰目标。相比较于已经发展数百年的国外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还很年轻,高校教材建设放开的时间则更短,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选择经典教材还是定制教材,不只是老师需要回答的问题,更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符合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的要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
8-1012899.html
范运年《高等学校教材出版,缘何乱象频生?》
(栏目主持:沙森)
《中国科学报》 (2016-12-05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