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爱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26
选择字号: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成常态
 
■孙爱民
 
天灾难避、人祸可免。我国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巨大损失中,恰恰有一部分是因为不合理的建筑物布局、侵占地质灾害避让空间所致。
 
例如,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曾被认为是缺乏充分的避让空间所致。另一个例子则是,黄河漫滩本是泄洪通道,可那里却聚集了数十万居民,甚至黄河大坝坝区还有村落分布。
 
在芦山地震灾区,在陡峭的山坡上随处可见零星的居民点,人们在少平地的山区开垦出土地,同时将房屋也建在田间地头。这些散落的居民点不仅难以得到公共服务,而且当山洪、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有专家指出,中国过去在进行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时,经常会忽略对资源环境条件的评估,即使作过相应的评价,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过程中也往往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急剧膨胀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加剧,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与限制作用日益凸显。
 
现实中,很多规划更多考虑政府的发展意图,比如人愿不愿来这个地方、企业家愿不愿意在这里投资设厂,而很少真正考虑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作为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基础与保障。有的干脆参照国外的做法,国外的大城市可容纳多少人,我们的城市就要发展成多大。
 
汶川地震之后,在科学界的参与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开始纳入政府的视野。评价结果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可靠、实用的依据,对重建工作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自此,我国政府开始考虑把资源环境的条件作为城市布局、选址的重要因素。尽管有些地方政府在区域规划与建设中仍未能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处,但毕竟开始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纳入规划前的工作内容。这与汶川地震发生时相比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
 
因为有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我国近几次重大灾害的重建工作开始注重灾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优化,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地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资源与环境瓶颈问题。
 
我国目前进行的4次大规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均是在灾后进行的,目的是为灾后重建中城镇布局、人口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对灾后国土资源情况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调查与分析,科学指导了灾区重建。
 
正如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樊杰所言,在承载力评价逐渐成为灾后重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必经程序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不再是高度哲学化和抽象的理念,而将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设想如果我们在区域发展、城市布局、建筑规划建设之初便将这项工作做透做实,让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成为一种常态,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很多灾害造成的损失了呢?当甘肃地震的消息传来,上述问题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
 
《中国科学报》 (2013-07-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