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2-21
选择字号:
博导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彭科峰
 
武汉大学的“博导下岗”改革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如此大数量的博导不再有资格带博士生,必然让很多当事人心里难以平衡。外界在肯定其探索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更多的质疑则集中在让博导下岗的标准过于单一、僵化。这也恰恰说明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现状:博士生导师制度一直存在争议,改革也势在必行。但怎么改、如何改,尚须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家不断探索。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第一名博士在1982年才出现,很多教授、研究员是在工作很多年后才获得国内的博士学位。博士生培养真正发展则在2000年以后。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博士生数量飞速增长,至今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2008年,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因此,从重视规模到重视质量的转变,已成为未来博士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博士生导师制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未来应该如何改革,也成为一个迫切话题。
 
毋庸置疑,在过去教育水平低的背景下,建立博士生导师制度,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博导制度逐步“异化”,博导的头衔也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博导比教授高级?学术头衔比职称尊贵?这些问题让许多人不愿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由于社会对“博导”头衔的盲目崇拜,使得拥有“博导”头衔的人在申请科研项目,尤其是企业项目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而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科研补贴或其他收入。而在培养人才方面,目前有些博导也越来越不像老师,反而更像企业的老板。相关调查也指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100%的横向课题由学生来完成。在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面前,现行的博导制度正在被商业化侵蚀,并逐渐脱离科研、学术的轨迹。
 
探索合理的博士生导师制,关键还在于取消博士生导师的头衔,让学者回归教师的本质、重拾学术。这项以去除学术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改革,需要改变以课题、科研项目、经费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需要给潜心科研者更多的时间,更宽松、更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汉大学的探索固然有有待商榷的地方,但也更值得外界期待。
 
《中国科学报》 (2013-02-21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