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3 7:2:23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韩忠朝:
创新不足拖生物医药产业后腿

 
编者按:
 
生物产业、食品安全,是社会公众关注度十分高的话题,更是全国两会上热议的焦点。
 
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生物产业发展限于创新而显得步伐蹒跚。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但地沟油、毒奶粉等安全事件频发,一度使我国食品行业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
 
本期“两会话题”聚焦“生物产业如何发展更健康”这一主题,邀请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生物产业如何发展更健康
 
■本报见习记者 王庆
 
创新难,是阻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升温,学界、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各界人士都在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虽然任何一种观点都可能不是很全面深入,但有益的探讨无疑将助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韩忠朝向《中国科学报》畅谈了他对生物医药创新问题的看法。
 
自主创新能力待提高
 
据了解,国内已批准上市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共计13类25种382个,但只有6类9种21个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
 
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创新体系分散,是主要原因。
 
据介绍,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只有5%,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虽然不低,但其中真正由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韩忠朝说。
 
韩忠朝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脱节。在应用研究方面,我们仍习惯性地延续基础研究的传统,以科研机构为核心组织科研工作。但科研机构没有能力整合市场、社会资源和产业资本,一些科研项目是为科研而科研,为拿国家经费而科研。
 
而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起来。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和由企业来整合科研资源、社会资金资源、市场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此外,体制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科研创新、医药卫生、投融资、生物制品审评、产品定价、转基因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企业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大规模产业化需要。
 
韩忠朝还指出,生物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型生物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往往集中在传统的制药工业领域,同样制约了我国生物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这种环境中,我国的生物企业往往不能站在生物技术前沿,引领生物产业发展。这进一步导致了生物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低,各地发展结构趋同,市场竞争无序,整体国际竞争力不强。
 
政府管理方式须改进
 
在韩忠朝看来,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的问题,政府对创新的引导责任和推动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韩忠朝表示,政府在制定规划、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时,一定要加强前瞻性,并且尽可能明确细化,从而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虽然科技的发展是任何人都难以预见的,但政府可以根据发展趋势,在制定规划、政策和法规时,提前确定相关领域的基本原则,尽量走在产业发展的前面。
 
同时,要尽可能地使规划的落实方案具体化,细化有关法规,并且明确监管责任。这样,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才能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有助于避免盲目发展。
 
以干细胞领域为例,韩忠朝介绍说,在美国,无论将干细胞作为药物还是新技术,均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监管。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在干细胞治疗领域明确管理职责。供体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治疗,建议归入医疗技术的范畴,由卫生部批准其研究应用资质。来源于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严格规范的临床前研究审核,由药监部门批准其开展规范的、可监控的临床试验。
 
韩忠朝认为,对其他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审批监管也应该这样。
 
他还指出,目前我国新药评审机构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现有的人力无法保证对企业上报的新品种申请及时给予回复;而且,对于某些新品种,评审人员有时会因为了解有限和规避责任,以至于耽误了某些可能成为领先水平的新品种及时获得批准。”
 
“监管部门的责任不仅仅是保证药品不出问题,还应该帮助企业不断完善新品种,最终促成创新药通过审批。这对民众的健康有益,而且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韩忠朝说。
 
科研资金布局应结合产业
 
资金匮乏是制约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国外近年的统计表明,一个创新的基因工程药物或干细胞药物平均需要超过13年的时间和超过8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我国固然有人力资源丰富和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但仍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由于对新品种市场前景的信心有限,银行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动力不足。因此,很多创新项目需要国家投入资金。
 
近些年,国家对生物医药创新投入越来越大。但韩忠朝发现,大部分国家扶持资金都用于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固然十分重要,但容易存在与产业脱节的情况。”韩忠朝建议,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更加贴近产业化的技术。这就需要国家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除了包括来自科研院所和大学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以外,应更多地引入了解产业化问题的专家,以便对资金投入哪些领域更有效率作出更好的判断。
 
企业核心技术要更好保护
 
韩忠朝还谈到,目前随着新版《劳动法》的实施,劳动者权益得到了较好保护,但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科技企业的雇员往往需要与企业签署保密协议,从而保证企业的核心技术不会被竞争对手利用。
 
而在我国,企业的某些科研人员在得到了先进技术之后,就会跳槽到待遇更好的企业,甚至另立门户,伤害原单位的合法权益,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环境。
 
这一问题也存在于生物医药领域。韩忠朝希望能够得到各方更多重视,通过更严格的惩治措施,防止上述问题发生。
 
《中国科学报》 (2012-03-13 A4 两会话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