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波涛等 来源:《应用化学》 发布时间:2020/6/5 11:00:45
选择字号:
发现单原子催化剂中经典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乔波涛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在单原子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Pt单原子能够与TiO2载体间发生经典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但其所需发生温度较Pt NPs更高,且Pt单原子失去CO吸附能力的原因与Pt NPs不同,不是载体的物理覆盖,而是配位饱和。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上。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的光化学方法制备了Pt/TiO2催化剂(其中Pt单原子和NPs共存),在相同还原条件下,NPs在250 ℃时即失去CO吸附能力,而单原子铂物种直到还原温度为600 ℃时才失去CO吸附能力,经氧化处理后,CO吸附能力可以恢复。LEIS检测发生SMSI前后表面Pt原子,结果表明,高温还原后,表面Pt单原子既没有嵌入载体中,也没有被包裹。理论计算表明,Pt单原子失去CO吸附能力的原因是配位饱和(18电子规则),而非物理覆盖。基于这一新发现,以3-硝基苯乙烯加氢为探针反应,通过还原处理选择性包裹Pt NPs,结果证明该反应中单原子为主要活性中心,纳米粒子的贡献很少。

本研究首次发现单原子催化剂体系可以发生经典SMSI效应,并揭示其与纳米粒子SMSI的不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SMSI效应的了解和认识,而且为研究催化活性中心和调控催化性能提供了新方法。(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万生 韩冰)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032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